房产证和协议有冲突怎么处理

《民法典》物权编规定,房产证是物权的法定凭证,协议属于合同关系。当两者出现冲突时,法律优先保护“物权登记效力”,即以房产证登记的权利人为准。但若协议中存在恶意串通、欺诈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法院可推翻房产证效力。简单来说:房产证>有效协议>无效协议,但特殊情况下协议逆袭!(法律依据:《民法典》第215条、第1165条)

房产证和协议打架的三大真相

真相一:房产证是“官方认证”
房产证就像房子的身份证,政府盖了章的才算数。哪怕你拿着协议说房子是你的,只要证上没你名字,想卖房、抵押都得经过登记人同意。不过有个例外:对方是“假登记”(偷偷过户),你可以拿着协议去法院申请撤销。

真相二:协议是“私人约定”
签协议相当于打欠条,只约束签字双方。A把房卖给B但没过户,B拿着协议只能找A要钱或要求过户,不能直接赶走住在房子里的C。但协议里写了违约金、过户时间等细节,对方耍赖时能帮你多拿赔偿!

真相三:法院看证据链
法官断案时会把房产证、协议、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全摆出来。有个经典案例:老王把房卖给老李,签了协议但没过户,结果老王去世,子女拿着房产证不认账。法院判老李赢——因为老李有协议+20年居住证明+水电费单据,形成完整证据链!

遇到冲突必做的3个动作

动作一:确认协议是否有效
赶紧检查协议有没有这3个雷区:①没写清楚房子位置和价格;②双方没签字按手印;③明显低于市场价(被认定为赠与或虚假交易)。中一个就让协议变废纸!

房产证和协议有冲突怎么处理

动作二:查不动产登记簿
很多人不知道,房产证不是最新版!带上身份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底档”,看看有没有被偷偷抵押或过户。曾经有人打完官司才发现,对方早在半年前就把房子转给亲戚了...

动作三:先协商再诉讼
别一上来就告状!先发律师函要求对方配合过户或赔偿,记得全程录音。有个案例:买家拿着协议要卖家过户,卖家开口就要加30万,买家假装同意并录音,法院认定卖家违约,判赔双倍定金!

预防纠纷的必杀技

技巧一:签完协议立即过户
见过太多人因为“关系好”拖着不过户,结果房价暴涨后反悔。记住:过户前房子就不是你的!哪怕先办个抵押登记(防止对方再卖房)也比干等着强。

技巧二:协议必须公证
花几百块做公证,效力提升N个档次!特别是借名买房、离婚房产分割这些高危操作,公证过的协议能让对方没法抵赖。有个狠招:在公证处现场录像签约过程,双保险!

技巧三:写清违约条款
别光写“一方违约要承担责任”,要到“逾期过户每天赔总房款0.5%”。有人靠这一条,硬是把15万的房子违约赔到45万——因为拖了两年没过户!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房产证是我爸名字,但全家签协议说房子归我,我能要回吗?
答:协议有全体继承人签字并公证,可以!但若其他子女不认账,就得打继承官司。关键看协议是否明确放弃继承权,最好配上遗嘱更稳妥。

问题2:签了买卖协议但对方把房过户给第三人怎么办?
答:立即申请财产保全!能证明第三人是对方亲戚且明知你们有协议,可以起诉撤销过户。去年有个案例:买家举证卖家和小三是情人关系,法院认定恶意转移财产,房子重新过户!

问题3:口头约定的房产分配有效吗?
答:除非有录像或两个以上证人,否则基本无效!特别是夫妻婚内口头约定,离婚时对方不承认,法院只会按房产证判。记住:涉及房子必须白纸黑字!

问题4:协议需要公证才有用吗?
答:公证不是必须,但关键时刻能救命!老人把房给保姆的赠与协议,没公证的话子女很容易推翻。公证过的协议想推翻,得证明老人当时神志不清或被胁迫,难度极大。

问题5:打官司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核心五件套:①房产证复印件 ②协议原件 ③付款凭证(银行流水、收条) ④沟通记录(微信、录音) ⑤证人证言。提醒:千万别交协议原件给法院!交复印件,原件开庭时再出示。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