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简单来说就是:要么把合同继续做完,要么赔钱,要么用其他方式补救。法院在判案时会综合考虑违约程度、合同性质、实际损失等因素来确定责任。
一、租房违约那些事儿
去年我朋友租房遇到个奇葩房东,签了两年合同才住三个月就要卖房赶人。这种情况房东构成根本违约,法院判决不仅要退还押金,还得赔偿三个月租金差价。现实中常见的还有租客提前退租、损坏房屋等情况,都要承担1-2个月租金的违约金。
特别提醒:很多租房合同写着违约赔三个月租金,但司法解释,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就被调整。你提前退租只造成房东空置半个月,这时候主张三个月违约金就过高了。
二、网购翻车怎么维权
双十一买的手机说好三天到货,结果拖了半个月还没发货?这种情况商家已经违约,你可以要求继续发货+赔偿损失,或者直接解除合同要回货款+赔偿。去年有个案例,某平台促销后不发货,被判赔了商品价格30%的违约金。
有个骚操作很多人不知道:买的是限量款商品,商家违约导致你错过购买机会,甚至可以主张商品升值部分的损失。球鞋转卖价格翻倍了,这部分差价也能索赔。
三、装修公司的拖延战术
装修超期简直是行业潜规则,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属于违约行为。合同里写着3个月完工,结果拖了半年还没弄好?这时候每天可以主张合同总价千分之一的违约金。有个业主就靠这一条,硬是从装修公司那要回来两万多赔偿。
更狠的是,因为拖延导致业主租房多花了钱,这部分租金损失也能索赔。记得保留租房合同和付款凭证,法院都认这些证据。
四、公司违约的骚操作
最近某大厂毁约应届生的新闻都看过吧?这种单方面解除三方协议的行为,不仅要赔偿约定的违约金(一般是5000-30000),还得赔交通费、租房损失等实际支出。有毕业生通过仲裁要回了2.8万元赔偿,比合同约定的还多。
职场中还有竞业协议违约、培训服务期违约等情况。公司送你去培训,约定服务三年,结果你一年就跳槽,要赔剩余年限分摊的培训费。不过劳动合同法,违约金不能超过实际培训支出。
常见问题解答
1. 违约金写多少就赔多少吗?
不一定!民法典规定,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的可以要求调低。合同约定违约金10万,但对方实际损失只有5万,法院判赔6.5万。反过来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也可以要求增加赔偿。
2. 定金和违约金能要吗?
二选一不能兼得!合同里既约定了定金又写了违约金,对方违约时你只能选择要定金(适用定金罚则)或者要违约金。收了2万定金,违约金写了5万,你可以选要回4万定金(双倍返还)或者直接索赔5万违约金。
3. 口头约定违约管用吗?
关键看证据!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都能证明口头协议。有个案子就是靠微信里的这事黄了赔你三万的对话,成功要到了违约金。当然最好还是白纸黑字写清楚。
4. 不可抗力还要赔钱吗?
看情况!是地震、疫情等真的不可抗力,可以部分或全部免责。但要两点:一是要及时通知对方减少损失,二是要提供官方证明。上次有公司拿供应商倒闭当不可抗力,结果法院没认,因为商业风险不算不可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