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人了车主承担什么责任

当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时,车主面临三重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若被认定负主要责任以上,构成交通肇事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民事赔偿方面需承担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北京地区赔偿标准已达150万元左右。行政责任则包括吊销驾照等处罚。

一、要吃官司坐牢?关键看责任划分

去年在深圳发生的一起案例,司机李师傅夜间开车撞倒横穿马路的行人,虽然及时报警救人,但最终因超速被认定负主要责任,被判有期徒刑2年。这里有个重要知识点: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直接决定会不会坐牢。被认定负同等责任且死亡3人以上,或者次要责任但存在酒驾等恶劣情节,同样构成犯罪。

很多司机有个误区,觉得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刑事责任是保险无法免除的。像去年杭州的网约车撞人案,司机低头看手机导航仅2秒钟,就被认定全责,不仅要赔158万,还被判了1年半有期徒刑。

二、天价赔偿怎么算?这些项目要牢记

赔偿清单比想象中复杂得多,除了大家知道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还有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上海地区60岁以下城镇户口死亡赔偿金已达1,482,920元,这还不包括抢救费用、丧葬费等其他支出。

撞死人了车主承担什么责任

有个真实案例:王先生开车撞倒老人,家属索赔时提出老人虽然退休但私下在做会计工作,要求按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法院调取银行流水,确实每月有6000元固定收入,这部分赔偿获得支持。所以千万别小看赔偿项目的复杂性。

三、保险能兜底吗?这些坑千万别踩

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医疗费1.8万,财产损失2000元。商业三者险才是主力,但要免责条款:酒驾、逃逸、无证驾驶等情况保险公司可拒赔。去年郑州有个案例,司机肇事后让同车人顶包,保险公司通过行车记录仪发现调包证据,最终180万赔偿全部由司机个人承担。

特别提醒改装车车主,非法改装导致保险公司拒赔。加装爆闪灯被交警认定影响视线,即便买了300万三者险,事故赔偿也要自掏腰包。

四、常见问题解答

1. 撞死人一定会坐牢吗?

不一定,关键看责任划分。若被认定负次要责任或无责任,不构成犯罪。但是酒驾、毒驾等情形,即便责任比例低也追究刑事责任。

2. 保险买够300万就不用赔钱?

不一定!超出保险限额部分仍需自费赔偿。且精神损害赔偿、诉讼费等附加费用,很多保险条款是不包含的。

3. 家属写了谅解书能不坐牢吗?

取得谅解书可以减轻处罚,但不会完全免刑。特别是造成多人死亡或存在逃逸情节的,即便赔偿到位,法院仍会判处实刑。

4. 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赔偿差多少?

最新司法解释,统一按城镇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但被扶养人生活费仍需实际居住地、收入来源等综合认定。

5. 事故后离开现场算逃逸吗?

关键看是否履行救助义务。撞人后未报警、未保护现场、未救助伤员,即便后来返回现场,仍被认定逃逸,面临3-7年有期徒刑。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