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借给他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典》第1209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当你把车借给朋友时,存在明知车辆有故障还出借借给无驾照人员对方酒驾毒驾等情况,法院很判定你要跟着赔钱!曾有真实案例中,车主因未检查借车人驾驶证,最终被判承担30%的事故赔偿。

借车给朋友遇到哪些坑?

上周刚听朋友吐槽,借车给发小结果被追尾,修车费扯皮半个月。现实中借车引发的纠纷真不少:

机动车借给他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1. 车辆受损自认倒霉?老王的宝马借给亲戚,还车时发现底盘剐蹭,对方却坚称不是自己弄的。这种情况除非有取车时的验车视频,否则只能吃哑巴亏

2. 12分扣光谁背锅?小李把车借给同事,结果一周后收到3个闯红灯罚单。《道路交通安全法》,违法行为谁开车谁负责,但车主拒不配合处理,面临车辆被锁定

3. 保险理赔变复杂化。表姐把车借给闺蜜,出险时保险公司要求提供驾驶人信息,闺蜜却玩失踪,导致理赔流程卡了两个月

聪明借车的5个自保指南

1. 查证三部曲:驾驶证(看是否过期)、酒测(闻闻有无酒气)、保险(确认在保期内)

2. 签个电子借车协议。现在有微信小程序能快速生成,明确责任划分和赔偿方式

3. 开启行车记录仪云端同步。某宝上带4G功能的记录仪,能实时查看车辆位置和驾驶情况

4. 设置车辆限速。很多新能源车都有APP限速功能,建议新手司机时速别超80

5. 提前说好三不借:喝酒不借、长途不借、改装车不借。特别是改过排气的车辆,出事保险公司拒赔

常见问题答疑

借车给别人出事故,我要赔钱吗?

关键看有无过错。借给有驾照且清醒的人,车辆也没问题,一般不用赔。但像郑州中院判决的案例,车主因没发现朋友驾照已吊销,被判承担40%责任。

对方酒驾逃逸,我会被牵连吗?

这种情况你要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明知借车人饮酒仍提供车辆,构成危险驾驶罪共犯。去年浙江就有车主被判拘役2个月。

电子借条有法律效力吗?

只要包含双方身份信息、车辆状况、责任约定等内容,并经实名认证,就具有法律效力。建议用腾讯电子签等正规平台,比手写借条更方便留存证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