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抵销权行使的条件

银行抵销权行使的条件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银行抵销权是指当客户与银行之间存在互负债务时,银行有权在等额范围内主张债务相互抵销。要合法行使这项权利,需满足四大条件: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有效债务种类相同(都是人民币债务)、债务均已到期(或银行主动放弃期限利益)、无法律禁止情形(如专属性债务不得抵销)。银行常通过合同条款提前约定抵销权,但操作时仍需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银行抵销权:你的存款被悄悄扣走?

很多人以为把钱存进银行就绝对安全,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某天突然发现账户里的钱少了,一查才知道是银行用抵销权扣款还贷了。小王在A银行有20万存款,还有一笔15万的车贷逾期3个月,银行就直接从他的账户划走15万抵债。

这种操作看似霸道,实则银行早就在《开户协议》里埋了伏笔。仔细翻看条款会发现类似表述:甲方同意乙方有权将甲方在本行任何账户的资金用于清偿到期债务。不过银行也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满足几个前提:

第一,必须是同一家银行。 你在工商银行存的定期,建行不能拿去还房贷;第二,债务确实到期未还。 贷款还有1个月才到期,银行不能提前扣款;第三,优先扣除活期存款。 银行不会直接动你的理财产品或冻结中的资金。

银行行使抵销权的三大典型场景

场景1:房贷断供后的自救
张女士因失业连续3个月未还房贷,银行在发送催收通知无果后,直接从她在该行的工资账户划扣了欠款。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到期债权抵销,但银行需保留完整的催收记录。

场景2:信用卡透支的闪电反击
李先生信用卡欠款5万元逾期90天,恰巧他刚把年终奖10万元存入该卡。第二天就发现账户被划扣5万元。这里有个细节:李先生能证明该账户是工资专户,主张生活必需资金保护,但需要主动提出异议。

场景3:企业贷款的精准打击
某公司在贷款银行有基本存款账户,因经营困难拖欠利息。银行直接从账户扣划资金,导致企业无法支付员工工资。这种情况引发争议,法院会审查扣款是否导致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常见问题解答

1. 银行行使抵销权需要提前通知吗?

法律并未强制要求事先通知,但多数银行会在借款合同约定通知条款。若合同无约定,银行也在扣款后发送通知。建议客户定期查看账户变动,发现异常及时沟通。

2. 公积金账户、社保账户会被扣款吗?

原则上不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制执行的规定》,专款专用账户(如公积金、社保、农民工工资专户)的资金具有人身专属性,银行不得行使抵销权。但若将这类资金转入普通账户,则失去特殊保护。

3. 被错误扣款如何维权?

立即做三件事:①要求银行提供扣款依据文件 ②向银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 ③必要时起诉。杭州就有案例,银行误将未到期贷款扣款,最终被判赔偿客户利息损失。

4. 银行能跨币种抵销债务吗?

不可以!美元存款不能直接抵销人民币贷款,除非双方事先约定按特定汇率折算。但是外汇贷款对应外汇存款,则可以直接抵销。

5. 已设定质押的存款能被抵销吗?

关键看权利顺序。存款已为第三方提供质押担保,银行抵销权要让位于质权人。你的存单已质押给B银行,A银行就不能再主张抵销。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