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抵销权的构成要件
说到欠债还钱,很多人不知道法律里还藏着个以债抵债的神操作——法定抵销权。《民法典》第568条,只要满足四个硬核条件,不用对方点头就能单方面消灭债务。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这四大要件到底怎么理解。
一、欠债还钱新姿势:法定抵销权实战指南
小明借给小王5万块装修,转头发现三年前还欠小王3万材料款。这时候小明一拍大腿:咱俩的账抵了吧!这就是典型的法定抵销场景。但别急着操作,先看是否符合四大要件:
第一要件:互负债务要真实
不是随便说说的三角债都能抵。得是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像小明有5万债权,对小王的3万债务,这才算数。要是小王主张小明还欠他人情债,法院可不会认。
第二要件:债务种类要对口
拿鸡蛋抵油钱可行,但用鸡蛋抵房租就悬了。法律要求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最常见的像金钱债务互抵。曾经有案例,某公司用库存白酒抵广告费被法院驳回,就因为标的物性质不同。
第三要件:主动债权已到期
想抵销的债权必须到期。A公司对B公司有笔6月到期的应收款,而B公司对A的应付款9月才到期,这时候A不能提前主张抵销。但有个例外:放弃期限利益,债务人可以提前抵销。
第四要件:法律不禁就能行
涉及人身伤害赔偿、抚养费这些具有人身专属性的债务,或者法律明确禁止抵销的情形(破产中的个别清偿),就算其他条件都符合也不能抵销。
二、抵销权使用说明书: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场景1:跨国贸易怎么算?
中企欠美企美元,美企欠中企人民币,看似金额相等实则不能直接抵。除非双方约定按实时汇率换算,否则会因币种不同导致标的物种类不一致。
场景2:连环债务怎么破?
甲欠乙10万,乙欠丙8万,丙欠甲5万。这种三角恋债务不能直接连环抵销,必须两两之间分别符合要件才能操作。
场景3:部分抵销留尾巴
主动债权100万,被动债权80万,抵销后还剩20万债权可以继续追讨。但要保留书面证据,某建筑公司就吃过亏——口头说抵销80万,结果被法院认定只抵了50万。
三、灵魂拷问:关于抵销权的那些必考题
问题1:微信说抵销算数吗?需要书面通知吗?
答案:法律没规定必须书面形式。微信、短信、邮件等能留痕的方式都有效。关键要明确表达抵销意思,最好注明抵销金额、债务明细。某法院曾判决,债务人朋友圈评论咱俩的账抵了因不够明确无效。
问题2:过了诉讼时效的债还能抵销吗?
答案:看情况!主动债权时效已过,不能主张抵销;但被动债权时效过了,债权人仍可主张抵销。甲公司对乙公司的5年陈年老账,在乙公司主张抵销时,只要乙公司债权未超时效就有效。
问题3:公司破产时抵销权怎么用?
答案:抵销权变身超级武器。破产受理前互负债务可正常抵销,但受理后新产生的债务原则上不能抵。有个经典案例:银行在企业破产后扣划存款抵销贷款,被法院判定违法,罚款数百万。
问题4:民间借贷利息能抵本金吗?
答案:可以但要顺序。《民法典》第561条,抵销时先冲抵利息再抵本金。借款10万年息1万,抵销3万的话,先抵1万利息再抵2万本金,剩余本金按8万继续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