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撤销权需要具备的条件
最近不少朋友咨询关于撤销权的问题,特别是买房被中介忽悠签了合同、网上购物遭遇虚假宣传的情况。《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至一百五十二条,行使撤销权必须满足四个硬核条件:存在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在法定期限内行使、通过法定方式主张、具备撤销事由的证据。这可不是简单的后悔药,而是法律给咱们的特殊救济渠道。接下来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这些条件,保你看完心里明明白白!
一、这些情况你本可以反悔
上周刚有个案例,张大姐被理财经理忽悠买了根本不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重大误解。法律规定,能行使撤销权的情形主要分五大类:
1. 重大误解:就像把镀金当纯金买,把商用房当住宅买
2. 显失公平:二手房交易价比市场价低40%还不让验房
3. 被欺诈:直播间说的缅甸翡翠到手是染色石英岩
4. 被胁迫:不签装修增项合同就停工威胁
5. 乘人之危:暴雨天坐地起价的天价救援费
特别普通的买贵了不想要了可不属于法定撤销事由。去年有消费者双十一冲动买了三台吸尘器,以后悔了为由要求撤销合同,法院就没支持。
二、倒计时开始!这些期限要记牢
撤销权可是有严格保质期的,法律规定了双重倒计时:
1年除斥期间: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那天起算
5年最长保护期:不管知不知道,从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算
前年有个经典案例,李先生买的学区房,才发现学位被占用,虽然刚发现1个月,但超过5年大限,法院照样驳回了诉求。所以发现不对劲要马上行动,别让权利过期!
三、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样做才有效
想撤销合同可不是发个微信说我不要了这么简单,法律规定的正确姿势是:
1. 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
2. 要准备完整的证据链
3. 主张时明确撤销事由
去年王先生遭遇婚介机构虚构会员信息,他聪明地保存了聊天记录、录音、宣传册对比资料,三个月内起诉成功撤销合同。而赵女士虽然遭遇同样情况,但只有口头陈述没有证据,最终败诉。
四、证据收集全攻略:教你变身福尔摩斯
关键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 书面合同原件
• 沟通记录(微信、邮件、录音)
• 第三方鉴定报告
• 同期市场行情数据
• 证人证言
特别提醒:微信聊天记得录屏保存,录音要清晰体现对方身份。去年有个购房者用行车记录仪录下了销售承诺学位的对话,成为关键证据。
常见问题答疑
Q1:超过1年期限还有救吗?
A:原则上过期作废,但有证据证明期间一直被欺诈或胁迫,可以主张期限中止。持续被威胁不准撤销的情况。
Q2:电话里说撤销算数吗?
A:不算!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自行宣布撤销构成违约,还被倒打一耙。
Q3:怎么证明当初是被忽悠的?
A:收集宣传资料与实际不符的证据,广告册、直播间录屏;找同期其他消费者作证;申请专业机构鉴定等。
Q4:撤销后能要回多少钱?
A:原则上恢复原状,已支付的款项要返还。造成损失的还可以主张赔偿,撤销购房合同后,可以要回定金+利息+已付中介费等。
Q5:重大误解怎么界定?
A:需要满足:①对合同主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 ②造成较大损失 ③误解非故意导致。把工业用地当作住宅用地购买,会被认定重大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