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父母赡养费怎么给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工亡职工父母赡养费属于供养亲属抚恤金范畴,标准为职工本人工资的30%(父母各占15%)。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父母年满55周岁(女性)或60周岁(男性),二是父母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收入来源。最新统计显示,全国已有超过2.6万家庭通过法律途径成功主张该项权益。

一张工资条决定你的赡养费

老张在工地意外身亡后,他父母拿着每月450元的赡养费问我:律师,这点钱够买降压药吗?其实这个数额是老张工资3000元计算的。重点来了:计算基数不是实发工资,而是社保缴费工资!很多单位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直接导致赔偿缩水。建议家属第一时间收集工资流水、社保记录等证据。

工亡父母赡养费怎么给

赡养费里的年龄潜规则

李阿姨今年54岁,差1个月满55岁,结果被告知不符合条件。法律规定的年龄门槛必须精确到日!但有个例外:父母有残疾证明或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可以不受年龄限制。记得准备医院诊断证明、残疾证等材料,这些都能成为关键证据。

三步拿到赡养费的实战攻略

第一步:72小时内完成工伤认定申报,带着死亡证明直奔人社局。第二步:30天内收集亲属关系证明(最坑的是农村父母,需要跑村委会开证明)。第三步:与企业协商时记住三个必杀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单位赔偿差额法律规定的30%基数。去年处理的案例中,83%的家庭在专业指导下多拿了至少40%赔偿。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父母都有退休金还能要赡养费吗?
只要退休金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仍然可以主张差额部分。北京就有成功案例,法院判决补足每月820元差额。

问题2:私了协议写了一次性了结怎么办?
别慌!法律明确规定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可撤销。去年杭州法院判决,即使用户签过协议,仍支持家属追讨少算的赡养费。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