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律师解决房产纠纷大概费用

律师解决房产纠纷大概费用

作为执业十年的房产律师,经常被问到打房产官司到底要花多少钱。其实这个问题就像问买套房要多少钱一样,答案取决于案情。《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房产纠纷律师费由三部分构成:基础代理费(5000-20000元)、按标的额比例收费(0.5%-5%)、以及的风险代理费(胜诉后10-30%)。价值300万的房产分割案,律师费在3-15万之间浮动,要看纠纷类型、证据完整度和律师资历。

房产纠纷律师费背后的价格密码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典型案例:张先生因为二手房交易被卖家违约,最终律师费花了2.8万。这个费用包含1.5万基础服务费+1.3万(房价200万的0.65%)。听起来不便宜?但其实帮他追回了12万定金和18万差价赔偿。很多当事人总盯着律师费数字,却忽略专业服务带来的实际收益。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怎么写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怎么写

《民法典》第1076条规定,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需包含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财产清单、分割方案及债务处理。协议必须书面订立,建议由专业律师拟定或审核。重点要明确房产、存款、投资等共同财产归属,特别要隐藏财产的法律后果。协议签字即生效,但涉及房产过户仍需办理登记手续。

手把手教你写一份靠谱的财产分割协议

写离婚协议别急着下笔,先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列个清单。冰箱彩电要写品牌型号,房子要写地址和房产证号。记得把支付宝、微信零钱这些电子账户也列进去。分割方式可以写电视机归男方,沙发归女方这种大白话。千万别写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小心对方偷偷转移财产!

解除合同赔偿金额怎么算

解除合同赔偿金额怎么算

当合同撕毁时,赔偿金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民法典》第566条和第584条,赔偿金额=实际损失+预期利益-违约方已支付金额。你租商铺付了10万定金,房东违约导致你错过旺季少赚15万,这时候最高能主张10+15=25万赔偿。但有个隐藏规则:赔偿总额不能超过违约方签约时预见的损失,这条红线很多人不知道。

手把手教你算清四笔账

第一步先翻合同找违约金条款,去年有个装修案例,合同写明违约金是总价20%,法院直接照判。要是合同没写,就要算实际损失,物流公司违约导致生鲜腐烂,货值+冷链运输费+客户索赔都要算进去。

买卖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买卖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民法典》586-588条规定,定金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担保方式,具有违约惩罚属性。买家付了1万元定金后反悔不买,卖家有权没收;若卖家违约则需双倍返还。而订金在法律上属于预付款性质,就像给奶茶店提前支付的10元预约金,交易不成原则上必须退还。最直观的判断方法是看合同标题写的是定金合同还是订金条款。

生活中的定金与订金博弈现场

最近朋友小王买房就栽在5万块订金上——中介合同写着订金,结果房东反悔涨价,小王不仅没买到房,订金还要不回来。其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起诉,因为订金本质是预付款,房东违约必须退款。但要是换成定金,小王反而能拿到10万赔偿。

实际施工人交的履约保证金归谁所有

实际施工人交的履约保证金归谁所有

《民法典》和《招标投标法》相关规定,履约保证金的所有权归属遵循谁占有即谁所有原则。施工方缴纳的履约保证金在未发生违约情形时,最终所有权仍归施工方所有,但资金的实际控制权在履约期间属于发包方。简单来说就是:钱是施工人的,但发包人拿着这笔钱当保险,只有出现违约才能扣留。

履约保证金的那些潜规则

干过工程的老铁都知道,履约保证金就是个烫手山芋。交钱时像割肉,要钱时像讨债。有个包工头老王,做完200万的市政项目,5%的保证金10万块拖了2年没要回来,发现甲方早把这笔钱拿去发工资了。这种情况在业内太常见了,所以搞懂游戏规则特别重要!

无偿委托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无偿委托合同属于什么行为

《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无偿委托合同本质上属于单务法律行为,即仅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义务的特殊合同关系。这里要三个核心特征:
1)受托人处理事务不以获取报酬为前提
2)委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民法典第933条)
3)受托人仅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担责(民法典第929条)
举个栗子:你让邻居帮忙代收快递不付钱,本质上就是成立了一个无偿委托合同。

无偿委托合同的那些潜规则

货物与合同不符但对方已签收

货物与合同不符但对方已签收

最近有个做服装批发的老板私信我:明明发的货和合同约定的款式不一样,但对方已经签收了,现在拖着不付尾款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商业纠纷中特别典型。《民法典》第620条和《合同法》第157条,签收不等于认可货物质量!只要你能证明签收时未检验或当场无法发现问题,且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照样可以主张权利。法律规定的验货冷静期最长可达2年,但保存好物流单、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

被坑了别慌!签收后的正确操作指南

去年我处理过一起建材纠纷,买家签收三个月后才发现瓷砖规格不对。虽然合同约定了7天验货期,但我们通过微信记录证明对方实际使用过程中才发现问题,最终成功索赔。记住这3个救命操作:

虚假合同的认定和法律责任

虚假合同的认定和法律责任

从法律角度看,虚假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签订的合同,其核心特征是双方或一方存在恶意串通或欺诈行为。《民法典》第146条、第154条,虚假合同因违背真实意思表示且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被认定为无效。法律责任的承担则涉及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需结合行为性质、损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

一、虚假合同是怎么演出来的?

虚假合同的套路五花八门,某公司为避税,和供应商签一份高价合同用来报账,私下再补一份真实低价合同;又张三为了逃避债务,假装把房子卖给亲戚,实际产权根本没变。这些操作看似聪明,实则风险极大。法律上的虚假不仅看合同内容,更要看签约时的真实意图——双方明知合同不执行,只是为了应付第三方,那这就是典型的阴阳合同!

双方自愿调解处理后一方反悔

双方自愿调解处理后一方反悔

刚签完调解协议就后悔?这事在法院门口天天上演。《人民调解法》33条和《民事诉讼法》201条,白纸黑字签的调解协议和法院判决书具有同等强制力。但有个关键前提——这份协议得经过司法确认!现实中很多人调解完以为完事了,结果对方反悔才发现协议成了废纸。法律留了三个口子:存在欺诈胁迫、内容违法、违背公序良俗,满足任一条都能推翻协议。不过要记住,光说我后悔了可不好使,得拿出真凭实据。

调解完就翻脸?这五类人最容易反悔

去年处理过个离婚案,女方为抢孩子抚养权当场同意净身出户,第二天就带着律师杀回法院。这类冲动型调解占反悔案例的40%,常见于家事纠纷。还有种事后诸葛亮,就像老王卖房后听说要拆迁,硬说中介隐瞒信息。更有意思的是亲友劝架型,七大姑八大姨摁着手签的协议,当事人转身就反悔。最头疼的是职业老赖,把调解当缓兵计,拖过执行期就玩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