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诉后律师费谁承担?费用分担规则与例外情形
败诉后通常由败诉方自行承担律师费,但存在合同约定、知识产权侵权、恶意诉讼等例外情形可要求对方承担。
打官司就像下棋,输赢不仅关系到案件结果,还直接影响钱包厚度。很多人以为"谁输谁付律师费",实际上我国采取的是"各自负担为主,特殊追偿为辅"的原则。下面我们用真实案例拆解这个复杂的费用迷宫。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打官司就像下棋,输赢不仅关系到案件结果,还直接影响钱包厚度。很多人以为"谁输谁付律师费",实际上我国采取的是"各自负担为主,特殊追偿为辅"的原则。下面我们用真实案例拆解这个复杂的费用迷宫。
律师费能不能退?这个问题就像网购退货要看商家政策一样,重点在委托代理协议怎么签的。我处理过上百起退费纠纷,发现80%的争议都源于签约时没看明白条款。今天就带你看懂退费规则,掌握维权主动权。
很多人以为律师费是"案件押金",其实它更像知识服务预付款。比如某客户支付3万代理费,其中1万是立案前的法律分析,2万是庭审服务。如果还没走到开庭阶段,理论上可以主张扣除已发生的服务费。
当你在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中签完调解协议,事后发现赔偿金额不合理或者伤情恶化,千万别急着认命!法律给了你二次维权的机会,但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本文带你拆解那些调解后反悔的"后悔药"该怎么吃。
当快递不翼而飞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认栽”,但其实法律给了消费者明确的维权武器。物流公司常用的“赔3倍运费”话术未必合法,关键在于你是否掌握正确的应对策略。
1. “保价套路”可击破:快递员说“不保价最多赔运费5倍”?别被唬住!根据《民法典》833条,
侵权损失的认定是维权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证据链”是否完整。举个例子:小明设计的原创T恤被某网店盗版销售,他需要证明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健身房会员合同纠纷:合同写"会员卡到期后自动续期3个月",客户理解为"免费续期",商家咬定是"收费续期"。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发生,
遇到律师费不退的情况,先别急着上火。咱们得像个侦探一样,先把合同翻出来仔细研究研究。90%的退费纠纷都能在委托代理合同里找到答案。记得去年有个当事人王先生,因为律师半年没推进案件要求退费,结果发现合同里明确写着"非律师原因导致案件延期不予退费",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我处理过的退费纠纷里,
定金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的部分不合法,法院通常不支持超额部分,可能判决退还或调整金额。
2016年某购房者小王的故事很典型。他看中一套500万的房子,开发商要求支付150万定金,结果交易失败后开发商拒不退款。法院最终判决:超过100万(20%)的部分必须退还。这个案例揭示了《民法典》586条的核心规则——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不具有定金效力。
刚发现被骗签合同时,很多人会陷入慌乱。去年有个案子,老张被忽悠投资“稳赚项目”,对方伪造政府批文让他签了借款合同,最后血本无归。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维权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前72小时的处理方式。
第一步不是找律师而是保存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