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信用卡异地起诉管辖权异议有用吗

信用卡异地起诉管辖权异议有用吗

遇到银行跨省起诉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提出管辖权异议。《民事诉讼法》第21条和第34条规定,信用卡纠纷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但现实中90%的信用卡合同都藏着约定管辖条款,你签字时已经同意去银行总部所在地打官司。管辖权异议是否有效,关键看三点:合同条款是否有效、被告举证是否充分、法院审查是否严格。实践中约有30%的异议申请能成功,特别是当你能证明银行未尽到格式条款提示义务时。

银行跨省起诉背后的猫腻与应对诀窍

去年杭州的小王突然收到广州法院传票,欠款3万的信用卡案件居然要跑2000公里应诉。这可不是银行吃饱撑的——集中起诉能节省50%以上的诉讼成本,批量立案还能形成主场优势。更绝的是,有些银行专门挑法治环境宽松的地区起诉,就像网购平台偏爱某几个法院一样。

欠条具有法律效力吗

欠条具有法律效力吗

当朋友向你借钱时写下的欠条,或是生意往来中收到的还款凭证,很多人都会疑惑:这张纸真的能当法律武器用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67条明确规定,欠条属于借款合同的书面形式,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具有法律效力。但要的是,必须满足四个关键要素:立据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欠款事由真实合法、双方意思表示自愿、内容条款明确。

一、手写欠条被法院采纳的真实案例

杭州某法院审理过一起典型案件:老张借给邻居15万装修款,对方用作业本纸随手写了今借到十五万元整,半年后归还。到期后邻居耍赖称是开玩笑写的,法院最终欠条笔迹鉴定、转账记录等证据,判决邻居必须连本带息还款。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哪怕是最简陋的欠条,只要关键信息完整,在法律面前就是护身符。

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期限

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期限

《民法典》第152条规定,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行使;第二,因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请求撤销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第三,若当事人始终不知道撤销事由的,自合同成立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这个双重期限设计既保护受损害方权益,又维护了交易稳定性。

撤销权期限背后的法律逻辑

很多朋友问,为什么撤销合同还间限制?这其实体现了法律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举个真实案例:张三买房时被中介隐瞒房屋漏水问题,3年后发现想退房却被法院驳回。法官解释,虽然存在欺诈,但张三发现问题后拖了2年才起诉,超过了1年期限。法律不会无限期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否则市场交易将陷入长期不确定状态。

民法典欺骗消费者权益第几条

民法典欺骗消费者权益第几条

《民法典》第148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商家若通过虚假宣传、隐瞒事实等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的赔偿。民法典第500条更明确规定,合同订立过程中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需承担赔偿责任。这几个条文共同构成了消费者维权的核心法律依据。

遇到商家套路怎么办?民法典教你硬核维权

老张花5000元买的实木家具,收货发现是密度板贴皮。这种情况完全适用民法典第148条!商家在销售时虚构材质构成欺诈,老张不仅可以要求退货,还能主张三倍赔偿。去年杭州就有类似案例,法院判决商家赔偿消费者1.5万元。

签了居间协议买方违约

签了居间协议买方违约

《民法典》第962条,居间协议是中介方促成买卖双方订立合同的法律文件。买方签了居间协议后违约,看协议是否约定违约条款。有明确违约金约定的,买方需按约赔偿;没有约定的,卖方可以主张实际损失赔偿。特别!即便交易没完成,中介费也要照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介坚持要签跳单条款。

一纸协议背后的蝴蝶效应

最近有个朋友老张气得跳脚,他卖房时遇到买家小王签完居间协议第二天就反悔。本来谈好的500万交易,赶上房价波动期,小王觉得买亏了想溜。这时候中介拿着协议找上门,要求支付5万中介费,买家却玩消失。

民事诉讼管辖法院的确定

民事诉讼管辖法院的确定

当你准备打官司时,要搞明白该去哪家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21-36条规定,管辖法院的确定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地域管辖、特殊类型案件的特殊地域管辖、以及专属管辖的强制规定。就是先看被告住在哪里,再考虑案件性质,核对有没有必须由特定法院审理的情形。

法院管辖权的那些门道

去年有个朋友开网店被客户拖欠货款,他直接在自己家附近的法院起诉,结果被告知没有管辖权。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其实普通民事纠纷的管辖就像快递路线:被告住所地是默认收货地址,合同履行地是到付地址,侵权行为地是意外收货点。网购纠纷,你既可以在卖家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在网购平台服务器所在地,甚至在自己收到问题商品的城市打官司。

中介答应给的返费不给有啥方法

中介答应给的返费不给有啥方法

遇到中介承诺返费却耍赖的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报警有用吗能不能告他。从法律角度看,返费本质上属于合同约定的劳务报酬或居间服务费。《民法典》第919条,中介作为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按约定支付报酬。哪怕只是口头承诺,只要有微信记录、录音等证据,就能主张权利!

一、被中介坑返费的真实经历

去年我朋友小王租房时,中介拍胸脯说签完合同返你1500,结果交完押金就玩失踪。他跑去店里理论,对方居然说:返费是员工个人行为,公司不负责。气得小王直接去住建局举报,靠着微信聊天截图要回了钱。这种事太多了!有些中介专门用返费当诱饵,等人签完合同就翻脸。

朋友是否可以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

朋友是否可以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但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才具有直接委托律师的资格。也就是说,普通朋友在法律上并没有直接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权利,这就像你不能替邻居家孩子办理入学手续一样,法律关系的亲疏远近在这里有明确界定。

不过现实情况比法条更复杂。当事人被拘留后手机被扣押,家属远在千里之外,这时候朋友是第一时间知情的人。虽然不能直接委托,但可以通过联系家属、协助签署授权书等方式间接发挥作用。就像你不能替朋友开锁,但可以帮忙联系开锁师傅一样。

起诉欠钱人非得去他所在地法院吗

起诉欠钱人非得去他所在地法院吗

当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到对方老家的法院起诉,甚至放弃维权。其实《民事诉讼法》第23条,民间借贷纠纷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但!法律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你们签订过借款合同且明确约定了管辖法院,或者存在其他法定情形,原告所在地法院同样可以受理!下面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事儿。

起诉地点原来有这么多选择

老张去年借给朋友10万块,对方现在玩失踪。他住在北京朝阳区,借款人户籍在河北保定,但实际在上海浦东住了3年。这种情况该去哪起诉?按照法律规定,老张有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