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口头协议违约怎么解决

口头协议违约怎么解决

在菜市场买个菜都能成立口头协议的时代,很多人觉得说话不算数顶多算道德问题。但《民法典》第469条,口头协议和书面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遇到违约时,只要你能证明协议存在,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不过关键就在于这个证明——因为没白纸黑字,举证难度堪比证明你妈是你妈。

口头协议违约自救指南

上周刚帮邻居大姐处理了个典型案例:她和装修工头口头约定5万全包,结果对方中途加价。大姐只有微信里提到按之前说好的5万来,这就能当证据吗?当然可以!通过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现场证人三件套,硬是把官司打赢了。

加工承揽合同的管辖法院

加工承揽合同的管辖法院

遇到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当事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该去哪家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24条和《民法典》第770-787条,这类纠纷的管辖法院主要有两种选择:合同履行地法院被告住所地法院。这里有个关键点很多人容易忽略——合同里明确约定了履行地,就以约定为准;没约定的,就要看实际履行情况。甲方把原料送到乙方工厂加工,乙方工厂所在地就是履行地。纠纷涉及加工成果的交付,交付地法院也有管辖权。

加工承揽合同纠纷立案的三大实战技巧

业务外包合同属于承揽

业务外包合同属于承揽

《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业务外包合同的核心特征完全符合这一定义:委托方(定作人)将特定业务交给外包方(承揽人),外包方需按约定标准交付工作成果(如软件开发、生产线运营、客服服务等),委托方则支付相应报酬。从法律性质上,业务外包合同本质上属于承揽合同范畴。

为什么你的业务需要外包?这4个真相老板必看

当公司把客服部门打包交给专业团队、把APP开发项目交给技术公司、甚至把整个生产线外包给代工厂时,本质上都在签承揽合同。这种模式火遍各行各业不是没道理的:

五个过错责任合同

五个过错责任合同

在法律实务中,过错责任合同就像给交易双方戴上了紧箍咒。《民法典》第577条,这类合同的核心在于:当一方存在故意或过失导致违约时,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常见的五大过错责任合同类型包括服务合同(如家政服务)、运输合同(如快递运输)、建设工程合同(如房屋装修)、委托合同(如房产中介)以及租赁合同(如设备租赁)。每种合同都像安装了责任雷达,随时监测履约过程中的过错行为。

外卖小哥摔坏餐食引发的赔偿大战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典型案例:外卖员小李雨天超速导致餐品损毁。运输合同中的过错条款,平台不仅要退还餐费,还赔偿了客户准备生日宴的精神损失。这案例揭示三个重点:1)履约过程中存在明显过失 2)损害结果与过错直接相关 3)平台不能以意外事故完全免责。提醒消费者保存餐品损毁照片、配送异常记录等关键证据。

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有几种

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有几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仲裁法》等法律规定,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主要分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大类。协商属于自力救济,调解和仲裁属于社会救济,诉讼则是典型的公力救济手段。每种方法都有其法律依据和适用场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全国法院系统每年处理合同纠纷案件超500万件,但实际通过诉讼解决的仅占约30%,更多争议其实是通过非诉方式化解的。

一、最省钱的解决方案:坐下来好好聊聊

上周我遇到个开奶茶店的老板,因为供货合同里新鲜水果的定义和供应商扯皮。我第一句话就问:你们试过面对面喝杯奶茶聊聊吗?结果第二天双方各退半步就解决了。协商成功的核心就三点:

原告律师会联系被告吗

原告律师会联系被告吗

在法律实务中,原告律师是否会直接联系被告的问题,本质上涉及《律师法》《民事诉讼法》及律师执业规范。现行规定,原告律师未经法院许可或被告同意,不会主动联系被告本人。这是因为律师行业存在严格的利益冲突回避原则,且直接接触引发证据污染、程序违规等风险。但特殊场景下,调解程序启动后、双方已签署《沟通授权书》或涉及公益诉讼时,律师可通过合法途径与对方沟通。

原告律师联系被告的5种实战场景

虽然常规诉讼中律师更倾向于隔空交锋,但现实中这些情况你想不到:

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民法典》第577条至584条规定,合同违约赔偿的核心是填补守约方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但赔偿总额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预见或应当预见的损失范围。举个栗子,你签了100万的供货合同,对方违约导致你转卖只能赚80万,那20万差价就是可索赔的可得利益损失。

一、合同违约赔偿的三大黄金法则

第一招:实际损失要算清。装修公司延期交工,你住酒店的费用、临时租房的押金都要留好发票。第二招:预期利润别忘记。特别是商业合作中,像网红解约导致直播带货收益损失,这部分法院也会支持。第三招:违约金别写太高。超过实际损失30%被认定过高,去年杭州就有个案子,500万违约金被砍到350万。

和中介签了合同,发现收费不合理

和中介签了合同,发现收费不合理

签完中介合同发现收费有问题?先别慌!《民法典》第496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中介提供的格式合同必须明示重点条款。收费项目存在隐形加价捆绑消费等情况,即便签了合同也能主张条款无效。更狠的是《价格法》第13条直接规定:经营者必须明码标价,不得收取任何未标明的费用!所以遇到中介乱收费,法律早就给你撑好腰了!

手把手教你应对中介收费陷阱

上周我有个粉丝小明的真实案例:签租房合说好中介费2000,结果搬进去发现账单上多了500块卫生管理费。中介拿着合同说白纸黑字写着呢,小明这才发现合同第8条有行小字写着需缴纳房屋维护相关费用。这种情况怎么破?我教了他三招:

合同不涉及第三方原则

合同不涉及第三方原则

每次看电视剧里主角因为合同纠纷被坑,弹幕总有人刷这合同关我什么事?,其实这话还真说到了点子上!《民法典》第465条早就规定得明明白白:依法成立的合同只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这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合同这事儿,就是签约双方的二人世界,外人别来沾边!就像你去餐馆点菜,总不能隔壁桌的大哥突然跳出来说这盘红烧肉我也要分一口吧?这就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精髓。

合同世界的结界到底有多神奇?

去年我帮朋友处理过一个特逗的案子:老王把房子租给小张,合同里写着承租人不得转租给纹身师。结果小张偷偷把次卧转租给一个花臂小哥,房东老王气得要起诉花臂小哥。你猜法院怎么说?法官直接来了句:花臂小哥又不是合同当事人,房东管不着!老王只能捏着小张违约这条不放。这案例活脱脱就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真人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