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债权转让能否改变管辖

债权转让能否改变管辖

最近有当事人拿着债权转让协议问我:律师,我现在拿到这个债权了,是不是可以直接在我家门口的法院起诉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涉及到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多个法律领域的交叉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合同纠纷管辖以约定优先,没有约定则适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最高院在()最高法民辖终343号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债权转让不改变原合同权利义务内容,包括管辖约定。

你以为换了债主就能换法院?这些门道得看清

去年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A公司把对B公司的300万货款债权转让给C公司,三方签了转让协议。C公司拿着新协议跑到自己注册地法院起诉,结果被裁定移送被告住所地法院。这个案子充分说明,不是换了债权人就能随便换管辖法院。

母亲向三个儿子要房钱

母亲向三个儿子要房钱

《民法典》第1067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法定赡养义务,包括经济支持。母亲将名下房产让儿子居住或过户,但未明确放弃权益,她有权要求支付合理费用。若房产为母亲个人财产,她可依据《物权法》主张使用权或收益权。但若房产已过户给儿子且无附加条件,则需结合赠与合同内容判断。

现实比法律复杂:要房钱背后的家庭百态

张大妈把老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后,自己住进了养老院。半年后她发现儿子们把房子出租赚钱却没人付她养老费。这房子还是我的名,他们凭啥收租不给我钱?她气得要去法院告儿子。而李家三兄弟更委屈:老母亲非要他们每月各给5000块房钱,可大哥刚失业,小弟还在还房贷...

借贷纠纷管辖权新规

借贷纠纷管辖权新规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及最高院配套司法解释,对借贷纠纷管辖权规则作出重大调整。新规,借贷纠纷案件管辖权的核心原则是约定优先+实际履行地补充+被告住所地兜底。借条或借款合同中有明确的管辖约定(约定在某区法院起诉),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法院必须受理;若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则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这里特别要的是,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电子合同等新型证据,现在可以直接作为确定合同履行地的依据。

新规三大变化直接影响你的钱包

第一招:电子借条也能定乾坤!去年老王通过微信向老张借了10万元,转账备注借款,聊天记录里写了到期还不上就去朝阳法院。按新规,即使没纸质合同,这些电子证据就能锁定朝阳法院的管辖权。第二招:约定管辖不能玩套路!某网贷平台在密密麻麻的格式条款里藏了所有纠纷由杭州互联网法院管辖的条款,现在法院会重点审查这种条款是否显著提示。第三招:找不到被告不用慌!以前被告失踪要去户籍地起诉,现在借款人失联,出借人可以直接在自己所在地法院起诉——只要你能证明钱是从自己账户转出的。

两份合同不一样有效吗

两份合同不一样有效吗

当发现手上拿着两份内容不同的合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这合同还能作数吗?。《民法典》第143条,只要合同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内容合法,合同就有效。但现实中若出现阴阳合同,情况就复杂了——杭州某房产交易案中,买卖双方为避税签订了两份价格相差200万的合同,最终法院认定低价合同无效,高价合同需补缴税款。

合同版本不同引发的法律漩涡

老张去年装修新房时就栽在合同上。和装修公司先签了电子版合同,后来又补签纸质合同,结果两份报价单差了3万块。法院最终判定以签订的纸质合同为准,因为《电子签名法》第14条明确规定可靠的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但签署时间会成为关键证据。

无合同装修房东不给钱

无合同装修房东不给钱

即便没有书面合同,装修工人也能通过法律维权!《民法典》第490条,口头约定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只要你能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务关系(微信聊天记录、现场照片、验收记录等),房东就必须支付合理费用。不过要打官司时举证责任在装修方,所以平时干活时一定要养成留痕的习惯。

为什么总有人不签合同就装修?

装修行业里三无接单太常见了!我认识的老王上周就栽了跟头,给二房东改水电,对方说都是熟人签啥合同,结果完工后直接玩失踪。其实不签合同背后有3个坑:

1. 房东想省钱逃税,现金交易不留痕迹

违约行为一直延续的诉讼时效

违约行为一直延续的诉讼时效

当遇到合同违约时,很多人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这事儿过去好几年了,现在还能告吗?《民法典》第188条,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但是违约行为一直持续的情况,时效计算可大有讲究。专业角度来说,持续违约的诉讼时效从违约行为彻底结束之日开始计算。房东连续3年不修漏水管道,这期间每一天都是新的违约,诉讼时效并不会从第一次漏水就开始算,而是等到房东真正修好管道的那天才启动3年倒计时。

持续违约的5种典型场景

生活中至少有5类常见情况会触发持续违约规则:

合同规定起诉必须要对方所在地

合同规定起诉必须要对方所在地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但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发生争议时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则该条款属于协议管辖范畴。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关于专属管辖(如不动产纠纷必须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或级别管辖的规定,法院会认可其效力。合同规定起诉必须在对方所在地是合法且常见的操作。

为什么合同要约定起诉必须去对方老家?

你觉得合同里写必须去对方所在地打官司是给自己挖坑,但实际这背后有3个隐藏逻辑:

经济合同纠纷起诉有效期

经济合同纠纷起诉有效期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经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个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标准,可不是单凭当事人主观感受,而是以普通人正常认知水平来判断。你1月发现对方拖欠货款,起诉有效期就到2026年1月。但要纠纷涉及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经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全攻略

做生意最怕遇到老赖,签了合同不履行还玩失踪。最近就有个服装厂老板问我:王总欠我50万货款3年半了,现在起诉还来得及吗?我告诉他这得看中间有没有催过款。原来他每年春节都发微信拜年顺带提欠款,这就构成了诉讼时效中断!法律规定,每次催款都能让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所以虽然他第一次催款是3年前,但一次催款在8个月前,完全在诉讼时效内。

合同的履行状态有三种

合同的履行状态有三种

《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合同的履行状态在法律上分为三种:完全履行、部分履行和未履行。完全履行是指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全面完成义务;部分履行是指一方或双方仅完成部分义务;未履行则是完全未执行合同内容。这三种状态直接影响违约责任认定、赔偿范围等法律后果,是判断合同纠纷责任的关键依据。

完全履行:理想状态下的双赢局面

想象一下你网购了一台空调,商家按时送货安装,你痛快付清尾款——这就是典型的完全履行。这种情况常见于小额交易或信用良好的长期合作。但完全履行可不只是钱货两清这么简单:建筑工程验收后质保期内未出现质量问题,才算真正完全履行。法律上要求全面适当履行,包括时间、方式、质量等每个细节都要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