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按揭需要夫妻一方签字吗
《民法典》规定,婚后购买的房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办理按揭贷款,银行要求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因为房贷属于重大家庭债务。但是婚前个人购房且用个人财产支付首付,则无需配偶签字。特殊情况下(如存在财产协议)需要结合情况判断,建议办理时携带结婚证和户口本到银行确认。
为什么银行总让夫妻一起签字?
去年朋友小王买婚房时就遇到了这个困惑:他自己月入3万完全能覆盖月供,但银行坚持要妻子也签字。工作人员解释这是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民法典》规定,婚后购买的房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办理按揭贷款,银行要求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因为房贷属于重大家庭债务。但是婚前个人购房且用个人财产支付首付,则无需配偶签字。特殊情况下(如存在财产协议)需要结合情况判断,建议办理时携带结婚证和户口本到银行确认。
去年朋友小王买婚房时就遇到了这个困惑:他自己月入3万完全能覆盖月供,但银行坚持要妻子也签字。工作人员解释这是
按揭房想转手,可不是说句"房子归你了"就能搞定!《民法典》和《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房贷没结清的房子属于"抵押财产",转让必须经过银行同意。简单来说就是:房子可以转,但必须走合法程序,否则转让合同被判无效。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有三种合法操作:转按揭、先赎楼再过户、签协议等还完贷再过户,怎么选咱们往下看。
先说说最省事的转按揭,相当于让买家接力还贷。张三的房贷还剩50万,李四想买这套房,只要银行同意,直接让李四还剩下的房贷就行。不过要现在不是所有银行都开通这个业务,得提前打客服电话问清楚,而且新买家的征信和收入证明必须过关。
签了协议后悔了想推翻?法律上确实有操作空间!《民法典》规定,协议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包括:被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缺乏民事行为能力等。你被忽悠签了高利贷合同,或老板用裁员威胁你签离职协议,都属于可撤销范围。但要!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走正规程序,自己撕毁协议面临违约责任。
第一招:抓住"欺诈"小辫子。隔壁老王卖二手车时说"无事故",结果修车厂查出大梁焊接痕迹?赶紧保存聊天记录和检测报告,这种情况妥妥能撤销合同。
《民法典》第297条,房产共有人可以约定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父母子女没签书面协议,默认按出资比例分配。父亲出70万首付,子女还30万贷款,父亲占70%份额。但有特殊约定(赠予部分产权),就要另当别论。
1. 父母全款买房写子女名:张阿姨花200万给儿子买了婚房,结果小两口闹离婚。法院判房子归儿子,但张阿姨能要回购房款,因为转账记录就是铁证。
2. 子女还贷父母住:小王用自己公积金还房贷,但房产证有父母名字。这种情况建议做公证,明确还贷部分对应的产权比例。
《民法典》第209条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规定,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不得转让。但现实中仍有大量无证房交易存在,律师建议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核实土地性质(集体/国有),第二签订补充协议明确违约责任,第三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通过"提前确认拆迁政策+书面约定违约金+资金监管账户"三招,可将风险降低70%以上。
去年陪朋友看中套便宜30%的学区房,房东拍胸脯说"村里都这样交易"。准备签合我发现房产证还卡在规划审批环节。中介忽悠说:"等两年证就下来了",但查档案发现这房子占用了耕地红线!要是当时冲动买了,现在钱房两空...
《民法典》第209条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购房合同与房产证信息必须完全一致。若在交房时要求变更购房人姓名,相当于修改合同主体,需要开发商、原购房人、新购房人三方共同签署补充协议,并重新办理网签备案手续。特别要:若存在银行贷款,还需银行出具同意书,否则构成违约。
最近接到咨询的王女士就吃了大亏。她和男友共同买房后分手,想着交房时直接去掉男友名字。结果开发商告知:需要男友配合办理退房再单独购买!因为原合同已经备案,想改名必须走合同变更流程,整个过程要重新缴税不说,还被收取总房款3%的变更手续费。
《民法典》第1087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离婚时按揭房处理需考虑三个核心要素:首付来源、还贷贡献、产权登记。若房产是婚后购买,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剩余贷款需共同承担;若是婚前购买且登记在个人名下,但婚后用共同财产还贷,则产权方需补偿对方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
第一种情况是"和平分手型":去年我处理过一对80后夫妻,两人协商把房子卖了平分首付和增值部分。他们找中介挂牌时特别约定,卖房款先扣除剩余贷款再分配,这种操作最省心。
《民法典》和《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法律对中介费的收取并没有统一硬性规定,而是强调“双方自愿协商”原则。中介费属于市场调节价,不是政府定价。但要!实施的《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中介机构必须明码标价,不得收取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北京住建委就明确要求,中介服务费不得超过房屋成交价的2.5%。所以你遇到中介开口就要3%-5%的,直接可以掏出手机打12345举报。
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是“阶梯式收费”,:200万以下的房子收2%,200万以上的部分收1%。举个栗子,300万的房子中介费就是(200万×2%)+(100万×1%)=5万块。不过这只是常规操作,实际成交时砍价空间很大!特别是二手房交易,很多中介公司为了抢单,能给到1%-1.5%的折扣价。悄悄告诉你个行业内幕:每年3-4月、11-12月是中介最缺业绩的时候,这时候去砍价成功率翻倍!
遇到开发商拖着不退房款,直接带着购房合同和付款凭证找当地住建局投诉最管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开发商逾期交房超过3个月,购房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要求退款。开发商装聋作哑,住建局作为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手里握着开发商的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一个电话就能让开发商感受到监管压力。要是开发商耍无赖,还可以拿着《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要求住建局启动行政处罚程序,这时候开发商不仅要退钱还得交罚款。
上周刚帮老同学要回68万房款,整个流程就跟打游戏通关似的。得把解除合同通知书拍在开发商脸上——必须用EMS寄挂号信,收件人写公司法人,在快递单上备注"解除购房合同通知",这一步能固定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