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车追尾3和4定了全责

最近不少司机朋友都在问:四车连环撞凭啥两辆背锅?这事儿其实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写得明明白白——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交警叔叔处理多车追尾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像叠罗汉一样,后车给前车磕头,每辆车只对前一辆负责。ABCD四车连撞,正常情况下是D赔C、C赔B、B赔A,但现实中两辆要扛全责,这是为啥呢?

四车追尾背后的责任认定玄机

上个月在沪昆高速就出了这么档子事儿:老张开着SUV(1号车)等红灯,后面网约车(2号车)及时刹住,可3号小货车跟得太紧直接怼上2号车,面的4号轿车又给前车补了一脚。交警到场后直接给3号4号开了全责认定书,2号车司机老王当场就懵了:我这车屁股都被撞烂了,咋还不用负责?

四车追尾3和4定了全责

这里头的门道在于连环碰撞间隔时间。后车撞击导致前车连环追尾,就像打台球似的,后车这一杆清台的操作就要背全锅。当时行车记录仪显示,3号车先撞飞2号车,2号车还没碰到1号车,这时候4号车又来个神补刀,结果导致2号车二次撞击1号车。这种情况下,3号车要对2号车的第一次撞击负责,4号车则要承担后续所有撞击责任。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更绝:四辆车在高速上开火车,交警通过刹车痕迹发现,第3辆车其实已经刹住了,结果被第4辆车硬生生顶出去撞上前车。法院判4号车全责,3号车无责。所以说啊,关键得看每辆车有没有二次碰撞的能力,要是后车撞击力度大到把前车变成碰碰车,这责任可就跑不掉了。

吃透这些案例少赔好几万

去年郑州有个新手司机小刘就吃了大亏,四车追尾时他排在第三位。明明自己刹住了车,却被后车顶得亲了前车屁股。交警开始判他次要责任,后来律师调取车载系统数据,发现他车子的ABS在碰撞前1.5秒就启动了,这才洗清冤屈。所以说关键时刻行车数据就是救命稻草,现在很多智能汽车都能自动保存碰撞前数据,这些电子证据比嘴皮子好使多了。

保险理赔也有讲究,要是被认定全责,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额就特别关键。4号车全责的情况下,要赔前三辆车的损失。现在BBA满街跑,随便撞个奔驰S级,修车费够买辆国产新车了。建议三者险至少买200万,土豪直接上500万,多花几百块保费,关键时刻能保住一套房首付。

常见问题答疑

Q1:3号车已经刹停,4号车撞上来导致连环追尾,责任怎么算?

这种情况4号车负全责。只要3号车能证明自己已经完全停稳(行车记录仪显示刹车灯亮起且车辆静止超过2秒),后续的撞击责任由方车辆承担。建议司机保留车载系统数据,必要时可以做车辆制动系统鉴定。

Q2:前方车辆突然变道加塞导致追尾,3号4号车还要负责吗?

这时候责任认定会出现反转。1号车违规变道,要承担主要责任。但需要后车提供充分证据,行车记录仪显示前车变道时未保持安全距离,这种情况下责任比例是前车70%,后车30%。不过后车仍需承担部分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责任。

Q3:遇到多车追尾,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

记住三步保命法:1. 开启双闪摆三角牌,人撤离到护栏外;2. 用手机全景模式拍摄现场照片,重点拍车轮位置、刹车痕迹、碰撞点;3. 立即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千万不要在现场争吵责任,有司机因为挪车破坏现场,被判全责的案例。

Q4:对责任认定书不服怎么办?

收到认定书3天内可以申请复核,重点准备三类证据:1. 行车记录仪完整视频(要带时间戳的原始文件)2. 车辆ECU数据(4S店可读取)3. 现场全景照片。去年深圳有个案例,司机靠轮胎摩擦痕迹鉴定成功推翻全责认定,最终按30%责任比例赔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