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把行人撞了责任怎么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电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责任划分遵循过错责任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犯错谁担责,但有个重要前提:电动车被鉴定为机动车(时速超25km/h或重量超55kg),驾驶人承担更严格的责任。广东就有案例,超标电动车驾驶人因车辆属性被认定承担主要责任。

电动车把行人撞了责任怎么划分

一、电动车撞人责任划分的5种典型情况

情况1:电动车全责
小明边骑车边看手机,在人行道上撞倒正常行走的王阿姨。交警调取监控后认定小明未观察路况+违规驶入人行道,负全责。

情况2:行人全责
李大爷突然翻越护栏横穿马路,被正常行驶的电动车撞伤。虽然电动车无违规,但《道交法》第47条,法院判决行人承担70%-90%责任

情况3:双方都有错
张女士骑电动车逆行,碰巧遇到边走路边玩手机的小刘。这种双向违规按过错比例担责,电动车主责(60%)、行人次责(40%)。

情况4:电动车无过错
即使电动车完全合规,《民法典》第1186条,行人受伤严重,法院判决不超过10%的补偿责任,这属于人道主义关怀。

情况5:特殊场景
在学校门口或人行横道发生事故,电动车会被加重责任。曾有案例显示,在人行横道撞人,电动车责任比例提高20%。

二、事故处理必备指南

1. 黄金10分钟要做的事
①立即停车打开双闪
②用手机多角度拍照:车辆位置、刹车痕、周边环境
③拨打120和122,千万别私了!曾有伤者表面无碍,次日颅内出血的案例

2. 保险理赔技巧
电动车保险分两种:
• 交强险(强制):最高赔1.8万医疗费
• 第三者险(自选):建议保额50万以上
!超过48小时报案被拒赔

3. 赔偿金计算公式
医疗费+误工费(月收入÷30×误工天数)+护理费(100-150元/天)+交通费
举个例子:骨折治疗花费3万,误工3个月(月薪8000),护理30天,总计约3万+2.4万+4500=5.85万

三、5个关键问题解答

问题1:行人闯红灯被撞,我要赔钱吗?
答:分两种情况。你正常行驶,行人全责;但你超速或走机动车道,要承担30%-50%责任。杭州判决案例显示,行人闯红灯被判担责70%。

问题2:电动车没牌照会影响责任认定吗?
答:会!无牌电动车会被直接认定为存在过错,责任比例增加10%-20%。建议尽快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

问题3:伤者家属索要天价赔偿怎么办?
答:记住三步走:①不私下协商 ②要求出具正规医疗票据 ③通过交警调解或诉讼解决。法律支持的赔偿项目共12项,不存在精神损失费漫天要价。

问题4:事故后对方说要报警,我该跑吗?
答:千万不能!逃逸直接变全责,还面临15日拘留。新规明确,电动车逃逸参照机动车处罚标准。

问题5:手机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答:完全可以!但要:①要连续拍摄未经剪辑 ②要拍到车牌和当事人 ③最好有第三方见证。建议备份到云端。

四、预防事故的3个冷知识

1. 视线盲区
电动车前轮两侧1米是视觉死角,建议安装广角后视镜。遇到路边停放的汽车时,保持2米以上距离,防止开门杀。

2. 特殊人群防护
遇到老人要提前10米减速,因为老年人听力下降明显;遇到儿童要按喇叭+减速双保险,孩子反应时间比成人慢0.3秒。

3. 天气应对
雨天刹车距离增加2倍,建议时速不超过15km/h;夜间出行要开启前后灯,深色衣服的行人在夜间可见距离只有20米。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