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三轮和小车碰了责任咋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主要看三点:谁违反交通规则、谁未尽义务、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电三轮被认定为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直接影响责任比例——电三轮挂着机动车号牌,就按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处理;是非机动车性质,则适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中机动车方承担更多责任的特殊规则。但还得看监控录像、刹车痕迹等证据链,就像去年郑州那个案子,电三轮突然变道导致事故,被判承担80%责任。

事故现场这5个动作直接影响责任认定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外卖小哥骑电三轮撞上转弯的小轿车。交警到场后第一个动作就是看手机——不是刷朋友圈,而是查小哥接单平台的导航路线!原来平台导航让他逆行抄近道,结果这成了定责关键证据。这里给大伙划重点:

1. 千万别学电视剧里挪车保护现场,移动车辆毁掉刹车痕迹等重要证据
2. 马上打开手机录像,360度拍下车辆位置、路面标线、交通信号灯状态
3. 找目击证人别只留电话,最好当场录视频证言
4. 电三轮车主特别:要是你的车经过改装(加装顶棚),赶紧把合格证找出来
5. 小车司机记得检查行车记录仪,去年有车主因为存储卡损坏白白多赔了3万

这3种常见情况责任划分天差地别

第一种是路口抢黄灯的情况。上个月处理过一起,小车在黄灯1秒冲过停止线,电三轮在红灯刚亮时起步,两车相撞。交警调取信号灯时序记录后发现,其实小车已经构成闯红灯,判小车全责。这里有个冷知识:黄灯亮时已过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但没过的必须停车。

电三轮和小车碰了责任咋划分

第二种是夜间无路灯路段的事故。去年有个案子,电三轮没开灯被追尾,表面看是小车全责,但判定电三轮承担30%责任。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夜间必须开启灯光,这就属于虽未直接引发事故但存在过错。

第三种最麻烦——违规载客载货。农村常见的电三轮拉着一车蔬菜发生侧翻碰撞,经鉴定载货超高超宽,即便小车有其他违章行为,电三轮也要承担主要责任。有个真实判例:载货超宽的电三轮占道行驶,与越线超车的小车相撞,判电三轮60%责任。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电三轮没上牌怎么定责?

答:没牌照直接扣12分(被认定为机动车),但不影响责任划分。就像去年苏州那个案子,无牌电三轮正常行驶被酒驾小车追尾,虽然电三轮要接受行政处罚,但事故本身还是小车全责。

问题2:电三轮突然拐弯谁的责任大?

答:关键看转弯距离。法律规定提前30米打转向灯,电三轮突然急转弯导致后车避让不及,要负主责。但是小车跟车太近,会责任三七开。有个案例是电三轮在转弯完成80%时被撞,判小车全责。

问题3:私了后又反悔怎么办?

答:去年有个血泪教训!双方签了500元私了协议,结果第二天电三轮车主骨折住院。法院判决时发现实际损失超过私了金额10倍,最终撤销协议重新定责。切记:只要有人员受伤,必须等医院检查报告出来再谈赔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