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被车撞了责任划分

电动车被车撞了责任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责任划分的核心是过错责任原则。谁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谁就承担更大责任。若双方都有过错,则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电动车闯红灯被正常行驶的汽车撞到,电动车承担主要责任;若汽车未礼让斑马线撞上正常通行的电动车,则汽车司机需负全责。责任比例需结合交警现场勘查、监控录像等证据综合判定。

电动车被撞的4种常见场景,责任一目了然

场景一:电动车闯红灯被撞 电动车闯红灯导致与正常绿灯通行的机动车相撞,电动车骑手需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但若机动车存在超速、未及时刹车等行为,减轻电动车责任比例。

场景二:机动车违规变道撞到电动车 机动车随意变道、加塞时未观察后方电动车情况导致碰撞,机动车司机负全责。即使电动车速度较快,只要行驶在非机动车道内,责任仍由机动车方承担。

场景三:电动车逆行被撞 电动车逆向行驶属于明显违法行为,若被正常行驶的车辆撞到,电动车骑手需承担70%以上责任。但机动车若存在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形,责任比例会重新调整。

场景四:路口未让右侧来车引发事故 在无信号灯的路口,未遵守让右原则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电动车)需承担主要责任。电动车从左侧驶出未让右侧机动车,电动车骑手承担60%-80%责任。

事故后必做的3件事,否则吃大亏!

1. 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无论事故大小,拨打122报警是固定证据的关键。用手机拍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碰撞部位等,必要时用粉笔标记位置。 2. 主动收集证据:记录对方车牌号、驾驶证信息,寻找目击证人。是电动车被撞,记得查看机动车是否投保交强险。 3. 及时就医并保留票据:即使感觉轻微受伤,也要到医院检查。医疗费票据、误工证明等都是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

电动车被撞了,保险能赔多少钱?

机动车交强险对电动车骑手的赔偿标准如下: - 医疗费:最高赔偿1.8万元 - 财产损失(如电动车损坏):最高2000元 - 伤残/死亡赔偿:最高18万元 若损失超过交强险限额,且机动车有商业三者险,剩余部分按责任比例由保险公司承担。机动车无保险,司机需自掏腰包赔偿。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电动车被撞后对方不认责怎么办? 答:务必报警处理,交警会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责任认定书。对认定结果不服的,可在3日内申请复核。

问题2:电动车没牌照会影响责任认定吗? 答:会!当地规定电动车必须上牌,无牌车辆被认定为非法上路,即使对方全责,自己也承担20%-30%的次要责任。

问题3:雨天路滑导致车辆打滑撞到电动车,算谁的责任? 答:恶劣天气不改变责任划分原则。机动车仍需保持安全车速,若因未保持车距或未及时避让导致事故,仍需承担主要责任。

问题4:电动车载人超载被撞,会影响赔偿吗? 答:会!成人电动车载人超过1名12岁以上乘客属于违规,保险公司扣除10%-20%赔偿金,骑手自身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问题5:对方说私了,该什么? 答:先确认伤势情况,轻微事故可签书面协议明确一次性赔付后互不追究。建议当场转账,注明事故赔偿款。超过2000元损失或有人受伤,坚决走正规程序。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