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合同欺诈怎么处理

涉嫌合同欺诈怎么处理

遇到合同欺诈别慌张!《刑法》第224条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处理流程主要分三步走:固定微信聊天记录、合同原件等关键证据;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涉案金额超2万可立案);同步准备民事起诉材料。记住法律给你双保险,既能追究对方刑责,还能通过民事诉讼挽回损失。

手把手教你应对合同欺诈

上周刚处理了个真事儿:老王花30万加盟奶茶店,结果收到的设备和合同约定的完全不符。他做了三件聪明事:第一时间给对接人发微信确认设备型号不对,对方回复都这样直接坐实欺诈;马上到辖区派出所做笔录时,把加盟合同、转账记录、设备照片打包成证据册;第三天就委托律师发了律师函。现在案子已经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老王还准备另案起诉要赔偿呢。

关键证据怎么收集?教你五招必杀技:1.微信记录别删,用手机自带录屏功能全程记录;2.银行流水去柜台盖章;3.签合偷开录音;4.快递单留着证明材料交付情况;5.找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专业报告。记得证据要形成链条,光有聊天记录可不够。

遇到老赖玩失踪怎么办?有个取巧办法:查企业信息找到其他股东,依据《公司法》追究股东连带责任。之前有个案子,骗子公司注册资本才10万,但受害人通过追究股东未实缴出资的责任,成功从股东个人账户执行到80万赔偿。

合同欺诈常见问题答疑

Q1: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立即停止履行合同!马上发书面通知主张解除合同,同步取证。千万别像李女士那样,发现代购合同有问题还继续打款,结果法院认定未尽谨慎义务,自己也要担责30%。

Q2:去哪个派出所报案最管用?

记住犯罪行为地原则,合同签订地、履行地、公司注册地派出所都能接案。建议选有经侦大队的分局报案,去年数据显示,分局级立案成功率比派出所高出40%。

Q3:民事赔偿能要回多少钱?

可主张实际损失+合同履行可得利益。采购合同欺诈,不仅要退货款,还能索赔转售的预期利润。但别漫天要价,法院支持不超过损失30%的惩罚性赔偿。

Q4:合同被认定欺诈后会自动无效吗?

不会!必须主动起诉确认合同无效。有个案例当事人以为报案就行,结果骗子在监狱里还拿着合同反诉他违约,不得不额外支付10万违约金。记住刑事民事要双线作战!

Q5:微信聊天能当证据吗?怎么操作?

当然可以!但要三步走:1.用原始设备录屏展示聊天双方信息;2.去公证处做证据保全(费用800-1500元);3.整理成图文对照的证据说明。去年苏州中院有个判决,靠3段微信录音就认定了200万的欺诈事实。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