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一般承担多少

在法律上,连带责任的核心是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民法典》第178条,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一般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约定不明确,各连带责任人最终按同等比例分担责任,但对外仍要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举个极端例子:张三和李四连带欠王五100万,王五可以只找张三要全款,张三还完后,可以找李四追讨50万。

连带责任到底有多狠?你想不到这些场景

你以为连带责任只存在于商业合作?那就错了!下面这些常见场景都触发连带责任:

1. 交通事故中的车主与司机:朋友借车出事故,车主要跟着背锅。法院判赔50万,司机没钱赔?车主得掏腰包全赔!

2. 夫妻共同债务:老公偷偷借钱赌博,老婆不知情也要还?关键看钱是否用于家庭生活。去年有个案例,妻子成功举证丈夫借款用于赌博,才免除了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一般承担多少

3. 公司股东的特殊情况:注册资金没实缴?公司破产时股东要在未缴金额范围内连带赔偿。某科技公司破产案中,3个股东就被判连带赔偿300万。

连带责任的三大神奇特性

特性一:债权人拥有点将权——想找谁要钱就找谁,专挑有钱的追债。就像打牌时可以直接出王炸,根本不用按顺序要账。

特性二:责任像个橡皮球——在责任人之间弹来弹去。建筑公司老板老张最怕这个,手下包工头出事,他得先全赔再慢慢追讨。

特性三:内部可以秋后算账——垫付的人事后能找其他人要钱。但现实很骨感,很多案例显示,垫钱的人根本追不回钱。

关于连带责任的灵魂五问

问题1:连带责任必须全部赔偿吗?

答:是的!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何一方赔全款。去年杭州有个典型案例,三个合伙人中只有一人有钱,结果他被法院强制执行了全部200万债务。

问题2:能不能只起诉部分连带责任人?

答:完全可以!法律允许精准打击。就像打地鼠游戏,你只需要盯着冒头的那只打。但要被漏告的人事后主张权利。

问题3:连带责任内部怎么分摊?

答:默认按人头平分,但有意思的是,有过错方要承担更多。某装修纠纷案中,主责工头最终承担了70%的内部赔偿份额。

问题4:连带责任有没有上限?

答:原则上没有!公司清算组成员的责任,远超其所得报酬。上海某破产案中,清算组成员个人被判连带赔偿上千万。

问题5:如何避免连带责任坑?

答:三招救命:①签协议时加免责条款 ②商业合作做好风险隔离 ③重要文件坚决不随便签字。记住,连带责任就像502胶水,沾上了很难甩掉!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