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公司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核心逻辑在于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当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或出资存在瑕疵时,法律将穿透公司面纱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第20条明确规定,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的需承担连带责任,而新修订的《公司法》更是新增了横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股东责任。

这5种情况最容易让股东背锅

第一是注册资本认缴制下的空头支票。张老板注册1000万公司只实缴10万,结果公司欠债500万,债权人可以要求他在未缴的990万范围内连带清偿。第二是夫妻店模式,李总和妻子共同经营的公司欠薪,法院可以直接执行夫妻共同财产。第三是财务公私不分,王股东用公司账户给自己买豪车,被发现后要连带赔偿。第四是违法减资,赵公司在债务到期前突击减资逃避债务,股东要担责。最狠的是第五种情况——公司被吊销后不管不问,3年后股东突然收到百万债务传票。

聪明老板都在用的避坑指南

老会计王姐支了三招:第一招叫公私隔离术,专门准备两个U盾,公司账户和私人账户彻底分开。第二招是实缴加速器,哪怕章程写20年缴完,看到行业风险就提前实缴到位。第三招最绝——证据链防御,每次股东会都做带水印的会议纪要,重大决策留好书面记录。最近有个做电商的客户,就因为保存了完整的物流对账单,成功避免了50万的连带赔偿。

股东必知的三大灵魂拷问

问题1:注册资金填1元真能完全免责?

答:想得美!虽然现在可以1元开公司,但接100万的订单出事照样要赔。去年杭州就有个案例,1元注册资本的文化公司违约,法院判股东按合同金额全额赔偿。

问题2:小股东要不要跟着大股东背锅?

答:关键看有没有同流合污。上海某科技公司破产清算时,占股10%的小股东因多次在虚假财报上签字,最终被判承担300万债务。但是纯财务投资的小股东,可以免责。

问题3:公司注销了还能追责吗?

答:注销不是免死金牌!北京朝阳法院去年刚判了个案子,公司注销2年后,因为股东清算时隐瞒债务,照样被追偿80万。记住,注销程序必须合法合规,公告满45天只是基本要求。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