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费用谁承担
《民法典》第152条和第157条规定,当民事法律行为被撤销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使撤销权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等,原则上应由过错方承担。在合同欺诈案件中,被骗方向法院主张撤销合同,相关费用应由实施欺诈的一方买单。
不同场景下的费用承担规则
搞装修被坑了怎么办?去年杭州王女士就遇到装修公司虚报材料价格,她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合同。法官不仅支持了诉求,还判决装修公司承担全部诉讼费和鉴定费。这种典型的合同欺诈案,费用承担规则特别清晰——谁作妖谁买单。
离婚时发现对方偷偷转移财产,这种情况可不少见。张先生通过银行流水查出妻子半年内转走80万,起诉要求撤销财产转移。法院判决时,不仅追回了款项,还让女方承担了2.6万律师费。这类家事案件中,法官特别注重惩罚过错方,费用分摊更倾向保护无过错方。
网购遇到虚假宣传怎么维权?大学生小李花2999买了台宣称i7处理器的电脑,收货发现是低配版。他向平台投诉未果,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交易。最终商家不仅退款,还承担了200元诉讼费和2000元检测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类案件商家基本要承担全部维权成本。
实操中的三大事项
第一招:证据收集要到位。去年有个案子,买方主张卖方隐瞒房屋漏水,但因没做证据保全,反而要自己承担鉴定费。重要提醒:发现问题立即拍照录像,必要时申请证据公证。
第二招:费用主张要合理。北京某案中原告主张10万律师费,但法院只支持了3万。法官看的是当地律师收费标准,不是花了多少就赔多少。建议保留完整的费用凭证,提前咨询律师收费标准。
第三招:调解时机要把握。上海浦东法院统计显示,70%的撤销权纠纷会进入调解程序。有个案例调解成功后,过错方不仅立即退款,还自愿补偿对方5000元交通费。适时调解比硬刚到底更划算。
常见问题解答
起诉后对方愿意和解,费用怎么办?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调解书明确约定。苏州李女士案,调解协议写明:被告承担已发生的诉讼费1800元,后续不再追偿律师费。既解决了纠纷,又避免了额外支出。
律师费能要求对方全赔吗?
要看案情和地方法院裁判尺度。广东高院有指导意见明确,合同纠纷中守约方支出的合理律师费可获支持。但不会全额支持,50万的官司,法院判赔3-5万律师费。
消费者维权必须自己先垫钱吗?
不一定。现在很多律所接消费纠纷案件采用风险代理,胜诉后才收费。有些地方消协还有公益律师服务。杭州互联网法院就推出过1元诉讼活动,大大降低维权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