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费用一般是多少钱?如何计算及由谁承担?

法院调解费用一般是多少钱?如何计算及由谁承担?

法院调解费用收费标准

法院调解费用通常不单独设立收费标准,而是纳入案件受理费统一管理。调解费用的计算依据案件性质和标的额确定,具体遵循《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

财产案件调解费用按标的额比例收取,标的额不超过1万元部分收费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部分按2.5%收取;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部分按2%收取;比例随金额增加递减,最高不超过特定限额。非财产案件如离婚劳动争议等,调解费用固定收取,离婚案件每件50元至300元,劳动争议案件每件10元。

调解成功时,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调解不成转为诉讼的,费用按原标准执行。实际操作中,费用标准可能因地区调整,建议向受理法院咨询或访问司法部门网站获取最新信息。

理解费用标准有助于评估纠纷解决成本,鼓励通过调解高效化解矛盾,减少诉讼负担。

法院调解费用一般是多少钱?

法院调解费用通常不单独收取,而是作为整个诉讼程序的一部分。在诉讼过程中启动调解,费用主要依据案件受理费计算,具体金额取决于案件类型和标的额。

案件受理费标准基于《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 - 非财产案件如离婚、抚养纠纷,固定费用约为50元至300元人民币。 - 财产案件按标的额比例收费,比例在0.5%至2%之间,例如标的额1万元的案件费用约50元,标的额100万元的案件费用可能高达20000元。

费用范围一般从几十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调解成功时,法院可能退还部分或全部受理费,具体政策因地而异。实际费用以当地法院咨询为准,建议联系法院立案庭或专业律师获取精确信息。

法院调解费用如何计算?

法院调解费用主要指案件受理费,在调解过程中涉及的费用计算基于《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调解结案时,案件受理费减半交纳,这有助于降低当事人成本。费用计算依据案件类型和争议金额确定。财产案件按标的额比例收费,例如争议金额1万元以下部分收50元,1万至10万元部分按2.5%计算,以此类推。非财产案件如离婚或劳动争议,固定收费在50元至300元之间。调解成功后的费用节省显著,例如原案件受理费1000元时,调解后仅需交纳500元。当事人应提前了解案件分类和金额范围,以预估费用。积极通过调解解决纠纷,能有效减少开支。

法院调解费用由谁承担?

法院调解阶段的费用承担遵循特定规则。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案件,调解成功达成协议的,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关于减半后的费用具体由哪方承担,主要依据以下原则处理:

  1. 当事人协商优先:调解的本质是当事人自愿解决纠纷,因此费用承担可由双方在调解过程中自行协商确定。常见方式包括: 由原告单方承担 由被告单方承担 由双方按比例分担(如各承担一半) 约定由最终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

  2. 写入调解协议/调解书:双方协商一致的承担方式,应明确写入法院制作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中。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对费用承担的约定也产生强制执行力。

  3. 调解不成转诉讼时的处理:如果调解未能成功,案件转入诉讼程序: 调解阶段已减半收取的案件受理费,不退还 原告仍需按全案诉讼请求金额全额预交案件受理费(此前调解阶段减半收取的费用可抵扣本次应预交的全额费用)。 * 最终诉讼程序的案件受理费由谁承担,将根据判决结果或双方在诉讼中达成的和解协议,依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关于诉讼费负担的规定确定(通常由败诉方承担,或按比例分担等)。

  4. 特殊情形:司法救助: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如经济确有困难),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包括调解减半后的费用),是否准许由法院审查决定。

核心要点总结 调解成功的案件,诉讼费依法减半收取 减半后的费用具体由谁承担,首先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明确写入调解书。 协商是处理调解阶段费用承担的主要和优先方式。 调解失败转入诉讼的,调解阶段已交的减半费用不退,需另行预交全案诉讼费,最终诉讼费按诉讼结果确定承担方。 * 存在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依法申请费用减免。

当事人应积极参与调解过程中的费用承担协商,并将结果清晰载入调解文件,避免后续争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