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
《民法典》第545条至550条规定,债权让与必须满足四个核心构成要件:存在合法有效的原始债权;该债权具有可让与性;第三,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转让合意;第四,依法履行对债务人的通知义务。这四个要件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导致债权转让无效。
债权转让的实战操作手册
想象一下老王借给朋友50万做生意,后来急需用钱想把这笔债权转给做投资的张总。这时候老王需要先确认:借条是否规范?借款合同里有没有禁止转让条款?张总是否接受存在的还款风险?
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公司把百万应收账款打包转让给保理公司,结果因为原始合同存在纠纷,导致受让方血本无归。实操中必须做好债权体检,就像买房前要做产权调查一样。
哪些债权是烫手山芋不能接?
不是所有债权都能自由流转,法律明确规定了五类禁止转让的情形:
1. 人身专属债权(赡养费、抚养费)
2. 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3. 法律规定禁止转让的(如政府特许经营权)
4. 未来不确定的期待权
5. 需要行政审批的债权
某建筑公司把政府项目的工程款收益权私下转让,就因为涉及行政审批问题导致转让无效。
微信通知算不算合法告知?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债权人通过微信发送转让通知,债务人已读未回复。法院最终认定通知有效,因为现代通讯方式符合有效送达标准。但稳妥做法还是建议采用EMS邮寄书面通知,并保存签收回执,毕竟电子证据存在被质疑真实性的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口头约定的债权转让有效吗?
虽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书面形式,但实务中强烈建议签订书面协议。某案例中,双方口头约定转让200万债权,结果受让人起诉时无法举证,最终败诉。书面合同不仅能明确转让细节,更是维权的护身符。
问题二:转让抵押债权需要什么?
当债权附带有房产抵押时,受让人要特别两点:一是及时办理抵押变更登记,否则丧失优先受偿权;二是核实抵押物现状,曾有受让人接手后才发现抵押房产早已被其他法院查封。
问题三:债权转让后还能反悔吗?
原则上转让合同生效后不能单方撤销,除非存在重大误解或欺诈情形。但是未通知债务人的转让,在通知前原债权人和受让人可以协商解除,这种情况就像网购商品还没发货前可以取消订单。
问题四:债务人不同意转让怎么办?
法律明确规定债权转让无需债务人同意,只需履行通知义务。但有个例外情况:原始合同明确约定未经同意不得转让,这种情况下转让需要取得债务人书面同意,否则转让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