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

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

《民法典》第545条至550条规定,债权让与必须满足四个核心构成要件:存在合法有效的原始债权;该债权具有可让与性;第三,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转让合意;第四,依法履行对债务人的通知义务。这四个要件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导致债权转让无效。

债权转让的实战操作手册

想象一下老王借给朋友50万做生意,后来急需用钱想把这笔债权转给做投资的张总。这时候老王需要先确认:借条是否规范?借款合同里有没有禁止转让条款?张总是否接受存在的还款风险?

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公司把百万应收账款打包转让给保理公司,结果因为原始合同存在纠纷,导致受让方血本无归。实操中必须做好债权体检,就像买房前要做产权调查一样。

哪些债权是烫手山芋不能接?

不是所有债权都能自由流转,法律明确规定了五类禁止转让的情形:
1. 人身专属债权(赡养费、抚养费)
2. 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3. 法律规定禁止转让的(如政府特许经营权)
4. 未来不确定的期待权
5. 需要行政审批的债权
某建筑公司把政府项目的工程款收益权私下转让,就因为涉及行政审批问题导致转让无效。

微信通知算不算合法告知?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债权人通过微信发送转让通知,债务人已读未回复。法院最终认定通知有效,因为现代通讯方式符合有效送达标准。但稳妥做法还是建议采用EMS邮寄书面通知,并保存签收回执,毕竟电子证据存在被质疑真实性的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口头约定的债权转让有效吗?

虽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书面形式,但实务中强烈建议签订书面协议。某案例中,双方口头约定转让200万债权,结果受让人起诉时无法举证,最终败诉。书面合同不仅能明确转让细节,更是维权的护身符。

问题二:转让抵押债权需要什么?

当债权附带有房产抵押时,受让人要特别两点:一是及时办理抵押变更登记,否则丧失优先受偿权;二是核实抵押物现状,曾有受让人接手后才发现抵押房产早已被其他法院查封。

问题三:债权转让后还能反悔吗?

原则上转让合同生效后不能单方撤销,除非存在重大误解或欺诈情形。但是未通知债务人的转让,在通知前原债权人和受让人可以协商解除,这种情况就像网购商品还没发货前可以取消订单。

问题四:债务人不同意转让怎么办?

法律明确规定债权转让无需债务人同意,只需履行通知义务。但有个例外情况:原始合同明确约定未经同意不得转让,这种情况下转让需要取得债务人书面同意,否则转让行为无效。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