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纠纷属于行政诉讼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最高法司法解释更是直接指出,行政协议争议应当通过行政诉讼解决。行政合同纠纷属于典型的行政诉讼范畴,这和普通民事合同纠纷有着本质区别。
一张表看懂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
对比维度 | 行政合同 | 民事合同 |
---|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最高法司法解释更是直接指出,行政协议争议应当通过行政诉讼解决。行政合同纠纷属于典型的行政诉讼范畴,这和普通民事合同纠纷有着本质区别。
对比维度 | 行政合同 | 民事合同 |
---|
当员工签下竞业协议后违约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到底要赔多少钱?这个问题在法律实务中存在明显的弹性空间。《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规定,违约金的数额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但法院在审理时会重点审查三个因素:用人单位实际损失、劳动者违约程度、劳动者工资水平。
从司法实践来看,法院支持的违约金范围集中在3-12个月工资之间。月薪2万的白领,违约金在6万到24万之间波动。但特殊行业高管违约面临更高赔偿,曾有私募基金经理因带走客户资源被判赔年薪的3倍(约180万元)。企业无法举证实际损失,即便协议约定高额违约金,法院也大幅调低赔偿金额。
收到银行委托律师事务所的起诉通知时,很多人会手足无措。您需要记住三个核心原则:保持冷静、主动应对、善用法律武器。《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15日内有权提交答辩状,您有充足时间准备应对策略。银行委托律师起诉本质上是民事纠纷,不会直接导致刑事责任,但处理不当面临资产冻结、征信受损等后果。
我刚处理过的一个真实案例:王先生信用卡逾期8个月,突然收到某律所的《律师函》,3周后又收到法院传票。他最初吓得想躲起来,后来在我的指导下成功达成分期还款协议。整个过程经历了五个关键阶段:
在法律语境中,交付标准是指合同双方约定的标的物转移时应达到的特定要求。《民法典》第603条和《合同法》第135条,交付标准直接关系到履行义务是否完成的判定。举个真实案例:某装修公司因交付的墙面平整度未达到合同约定的2米靠尺检测误差≤3mm标准,最终被法院判决承担返工费用。这告诉我们,交付标准就是那把衡量交易是否完成的法律标尺。
早上收快递时,你没快递单背面印着外包装完好即为交付完成。这就是最朴素的交付标准!开发商交房时要提供三书一证一表,餐厅出餐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连游戏公司更新版本,也要达到应用商店的审核标准才能上线。可以说,现代社会每个交易行为背后,都藏着几页纸的交付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23条,竞业协议违约金的金额应由双方协商确定,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倍数。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指出,违约金需与用人单位的实际损失或劳动者获得的收益相匹配。实务中,法院会审查违约金是否显失公平。若用人单位主张3倍违约金,需举证该金额的合理性(如员工掌握核心商业机密、企业投入的培训成本等),否则被法院调整为1-2倍。3倍违约金是否合法需结合情况判断。
最近某互联网公司前高管被判赔270万违约金引发热议,这个金额恰好是年薪的3倍。企业青睐3倍违约金主要有三大原因:是心理威慑作用,高额赔偿能让员工跳槽前三思;是覆盖维权成本,包括调查取证的律师费、公证费等;是匹配行业特性,像医药研发、芯片设计等行业,核心员工流失造成的损失远超日常工资。
签了委托代理协议又后悔?这事儿可不像网购能七天无理由退货!《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委托合同双方都有任意解除权。但了!您单方解除要承担违约责任,已经产生的差旅费、文件制作费等。建议先跟律师协商解除,协商不成再发书面解除通知。不过得看协议里有没有特殊约定,千万别直接玩消失!
第一步:翻出协议找后悔药
赶紧把签的代理协议翻出来,重点看这三个地方:1.违约责任条款(要赔多少钱)2.解除条件(提前多少天通知)3.已付费用的处理方式。有些律所会约定冷静期,这种时候赶紧用!
每次有人问我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到底有没有效,我都会直接甩出《民法典》第143条:合同有效的三要素是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法。换句话说,合同内容本身就是违法的,哪怕双方签字按手印甚至找公证处公证,在法律眼里都是废纸一张!你签个代孕协议或者贩毒分成合同,这类协议从一开始就无效,法院不仅不会保护,还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我处理过最离谱的案子是个大学生借校园贷,合同写着逾期每天砍一刀手指头,这种明显带人身伤害条款的合同,法官看完直接当笑话处理。下面这些常见坑千万别踩: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论是公司想劝退员工,还是员工想提前离职,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就能合法解除劳动关系。但现实中很多人在协商阶段就谈崩了,问题出在不懂这三个法律要点:
第一,协商解除必须完全自愿。公司不能以调岗降薪逼迫签字,员工也不能用举报威胁要补偿。第二,必须签订书面协议。微信聊天记录不算数,要明确解除日期、补偿金额、社保停缴时间等核心条款。第三,经济补偿金按N计算。工作3年拿3个月工资,这里说的月工资是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包含奖金提成。
《民法典》第919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关于法律后果承担问题,第930条明确规定: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但责任划分远比法条复杂,关键要看是否越权代理、过错程度、指示是否明确三大要素。举个简单例子:你委托中介卖房,中介擅自降价10%成交,这个差价损失就得由中介承担。
第一种:受托人擅自作主搞砸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