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借款起诉地点如何确定

借款起诉地点如何确定

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要去法院告他,但应该去哪家法院起诉呢?《民事诉讼法》第24条和第35条规定,借款纠纷的管辖法院主要有三个选择:被告住所地法院、合同履行地法院或者双方约定的管辖法院。简单来说就是:要么在欠钱人老家告,要么在借钱发生地告,要么按你们之前签的协议来。

借钱不还去哪告?这些实战经验要知道

去年老王借给朋友20万,结果对方玩失踪。老王拿着借条跑到法院,却被要求去对方户籍地起诉。原来借条里没写还款地,按法律规定就得去被告老家立案。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打官司还要跑外地。

退款需要签退款协议吗

退款需要签退款协议吗

当我们在某宝买个衣服不合适要退货,或者报培训班后悔了要退费,总有个疑问在心头打转:这钱退回来还要专门签个协议吗?作为法律从业者,先给大伙吃个定心丸——《民法典》第563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法律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签订书面退款协议。但这就像炒菜要不要放盐,不放也能吃,放了更香!重点在于:有没有必要用白纸黑字给自己上个保险。

一、退款协议的真实江湖

上周刚处理个案子,健身房会员小王花2万买了私教课,后来教练集体跑路。健身房倒是答应退钱,但就微信上说了句下个月退全款。结果三个月过去还没动静,小王拿着聊天记录去法院,法官却说证据链不完整。这时候要是有份退款协议,写明金额、时间、违约责任,结局大不同。

经济纠纷怎么起诉对方

经济纠纷怎么起诉对方

当您遇到欠款不还、合同违约等经济纠纷时,起诉是最有效的法律维权手段。《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需要完成以下5个关键步骤:1.准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立案申请;3.缴纳诉讼费用;4.参加法庭审理;5.申请强制执行。整个过程需特别3年诉讼时效,超过时效丧失胜诉权。

手把手教你打赢经济官司

去年我帮朋友处理过一起典型的借款纠纷:对方欠款15万两年不还,微信催款记录都成了关键证据。我们通过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在线立案,全程只跑了一次法院就拿到胜诉判决。现在连老赖的支付宝账户都被冻结了,这就是法律的力量!

买卖合同纠纷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买卖合同纠纷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民事诉讼法》第24条和《民法典》第511条规定,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主要遵循三步走原则:

第一步看书面约定: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直接采用约定地点(民法典第510条)

第二步看实际履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以实际履行地为准(民法典第511条)

第三步法定规则:前两种方式都无法确定时,适用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或不动产所在地等特殊规则(民诉法解释第18条)

二、5种常见情形下的履行地认定秘籍

被银行误导买保险怎么拿回钱

被银行误导买保险怎么拿回钱

你在银行被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保险,先别慌!《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银行作为销售方有义务明确告知产品性质、风险等重要信息。存在虚假宣传、隐瞒保险性质(把保险说成理财)、代签合同等行为,都属于违规操作,你有权要求全额退款!操作分三步:收集证据协商/投诉起诉/仲裁。下面手把手教你如何操作。

一、被银行坑了买保险?这3招让你拿回血汗钱

欺诈销售的构成要件

欺诈销售的构成要件

说到欺诈销售,很多消费者都吃过哑巴亏。但到底什么情况算法律意义上的欺诈?《民法典》148条和《刑法》第266条规定,构成欺诈销售必须满足四个硬指标:虚假陈述行为+主观故意+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实际财产损失。这四个要件就像四把连环锁,少一把都构不成法律认定的欺诈。

这些套路你中过招吗?

去年某网红减肥茶被罚200万,广告里说的月瘦20斤根本找不到科学依据。这种虚构产品功效的操作,就是典型的虚假陈述。还有更隐蔽的,售楼处沙盘上画的幼儿园,交房时变成了垃圾站,这种

欺诈胁迫合同撤销期间

欺诈胁迫合同撤销期间

《民法典》第148条、150条,受欺诈或胁迫签订的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但这事儿有个关键期限——撤销权必须在你知道被骗或被逼的1年内行使,而且最长不超过合同签订后的5年。你1月被忽悠签了合同,6月才发现真相,这时候只剩半年时间维权。要是拖到2028年2月才想起来,就算刚发现也来不及了。

合同撤销权就像榴莲的赏味期

前阵子有个开奶茶店的小王找我咨询,他被原料供应商坑了。对方拿假检测报告骗他签了三年供货合同,半年后发现原料有问题。我告诉他现在就像刚剥开的榴莲——得赶紧行动,再放几天(超过1年)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律师会见内容能否告诉家属

律师会见内容能否告诉家属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八条规定,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律师与当事人的会见内容原则上属于保密范畴,未经当事人明确授权,律师不得将会见内容主动告知家属。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况:一是当事人主动要求律师向家属转达特定信息;二是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

为什么律师要对会见内容守口如瓶?

想象一下你去看医生,结果发现医生把你的病情随便告诉家人,你会不会觉得被背叛?律师和当事人的关系也是这样。法律规定保密义务不只是为了保护隐私,更是为了建立完全信任的委托关系。很多当事人第一次见律师时都会说:这话我只跟您说,千万别告诉我家里人...这时候律师就成了当事人最信任的树洞。

合同违约金20%法律规定

合同违约金20%法律规定

每次看到合同里写着违约金20%时,很多人下意识觉得这就是国家规定。但真相是:法律从来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必须是20%!《民法典》第585条才是关键条款,它明确违约金可以自由约定,但重点在后面半句——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法院可以下调;低于实际损失,也可以申请调高。

这里隐藏着一个重要知识点:法律并不在意违约金是10%还是30%,真正关注的是违约金与实际损失的关系。你租房提前退租,房东实际损失是空置期间的租金,合同写违约金是全年租金的50%,这就被认定为过分高于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