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撞死人公司该负责吗

《民法典》第1191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当公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时,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关键要看三个要素:驾驶员是否在执行工作任务、用人单位是否存在管理过错、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只要司机是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公司大概率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能证明司机存在重大过失或故意,公司可以在赔偿后向司机追偿。

公车撞死人公司该负责吗

公司甩锅的三种常见套路

很多公司出事后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司机自己闯的祸车辆手续都齐全我们买了保险。但法律可不吃这一套!某物流公司司机送货途中撞死人,公司咬定是司机绕路买烟导致事故。结果法院调取行车记录仪发现,司机确实在送货途中绕道,但公司默许司机中途处理私事已成惯例,最终判决公司承担80%责任。

职务行为就像紧箍咒

只要车身上贴着公司logo,或者司机穿着工作服,哪怕是在非工作时间出事,公司都要背锅。去年就有个典型案例:公交司机下班后开空车回场站,顺路捎带亲戚结果出车祸。法院认定驾驶公交车本身就是职务行为,不管车上有没有乘客,公司都要对车辆使用全过程负责。

车辆管理漏洞最要命

现在很多公司觉得买了全险就高枕无忧,殊不知车辆管理不善让保险公司拒赔!某建筑公司工程车年检超期三个月,司机雨天打滑撞死路人。保险公司以未按时年检为由拒赔,法院不仅判公司全责赔偿128万,还追加了50万惩罚性赔偿。定期检修记录、司机培训档案这些平时没人看的文件,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稻草。

家属必知的三大索赔技巧

1. 第一时间报警扣留行车记录仪数据;2. 要求公司提供司机劳动合同和社保记录;3. 查清车辆保险是否在保期内。去年有位家属做得特别聪明,事故当天就申请财产保全,把肇事车辆和公司账户都冻结了,多争取到30%赔偿金。

常见问题解答

司机全责公司还要赔吗?

要赔!就算交警认定司机负全责,《民法典》规定,用人单位也要先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公司赔完后可以向有重大过失的司机追偿,比例要看法院判决。

公司如何自证清白?

必须拿出三样证据:完整的车辆维护记录、规范的司机培训档案、明确的工作时间规定。有公司用钉钉打卡记录证明司机事发时已下班,成功免除责任。

能起诉司机和公司吗?

完全可以!法律鼓励一锅端式起诉,这样既能让公司快速赔偿,又能防止司机转移财产。建议把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形成三保险索赔方案。

私车公用出事算谁的?

这种情况最复杂!公司批准使用私车并支付油费补贴,即便没签协议也被认定存在雇佣关系。曾有销售员开自家车见客户出事故,法院判公司承担主要责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