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撞电动三轮一般谁责任大
每次刷到汽车和电动三轮车相撞的视频,评论区总有人吵翻天:开汽车的有保险就该背锅!三轮车乱窜活该!其实责任划分根本不是看谁弱势,而是看谁违反了交通规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民法典》第1208条,交警会从车辆属性、路权归属、违法行为三个维度来判责。汽车正常直行时被闯红灯的电动三轮撞到侧面,三轮车要承担主责甚至全责;但是汽车转弯未让直行三轮车,那汽车责任更大。下面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每次刷到汽车和电动三轮车相撞的视频,评论区总有人吵翻天:开汽车的有保险就该背锅!三轮车乱窜活该!其实责任划分根本不是看谁弱势,而是看谁违反了交通规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民法典》第1208条,交警会从车辆属性、路权归属、违法行为三个维度来判责。汽车正常直行时被闯红灯的电动三轮撞到侧面,三轮车要承担主责甚至全责;但是汽车转弯未让直行三轮车,那汽车责任更大。下面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这类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只要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无争议且车辆能移动,法律允许双方拍摄现场照片后撤离道路,24小时内到快处快赔中心办理手续。这既能避免交通堵塞,也降低了因滞留现场引发的二次事故风险。
上周朋友老王在停车场倒车时蹭了隔壁车的保险杠,俩车主下车一看:掉漆面积比手机还小,双方都没受伤。他们按着下面这套流程,半小时就搞定了:
1. 双闪一开三角架放,安全措施不能忘
每次在路口看到急刹车引发的追尾事故,总有人吵得面红耳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规定,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换句话说,法律默认追尾全责原则,但有个例外情况——前车存在故意急刹、无正当理由急刹或车辆故障未设置警示标志,后车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等证据争取部分免责。
上周五早高峰,在朝阳路和青年大街交汇口,一辆白色SUV为了抢黄灯突然急刹,后面三辆车像叠罗汉似的撞成一团。交警到场后调取监控发现,前车在距离停止线还有30米时突然从40码急刹到静止,虽然没闯红灯,但后车司机老王委屈得直拍大腿:这刹车力度都能踩出ABS了!最终老王因未保持安全距离被判全责,保险赔了前车1.8万维修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交通事故责任划分遵循过错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违法谁担责!交警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调取、证人证言等方式,重点看车辆是否超速、是否违规变道、是否酒驾、是否礼让行人等关键事实。摩托车虽然属于弱势方,但是无证驾驶、未戴头盔、闯红灯等情况,照样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场景一:十字路口直行碰撞。老王开汽车绿灯直行,小李骑摩托车闯红灯左转。这种情形下,小李至少承担70%责任。是汽车黄灯抢行,责任五五开。
拿到交通责任认定书后,很多车主以为稳了,结果对方耍赖不赔钱。《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责任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核心证据,但它本身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就像网友说的:责任书不是钞票,对方不掏钱你只能干瞪眼?这时候《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七条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用这份认定书作为关键证据申请强制执行。
第一招:保险公司代位追偿——别傻等对方!你的车买了商业险,赶紧联系保险公司。法律规定他们要在30天内先行赔付,之后保险公司会化身讨债专家帮你追钱。去年杭州张先生就用这招,3天拿到修车款。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警部门出具的重要证据,但很多人以为拿到认定书就等于拿到赔偿通行证。实际上认定书只是明确了事故责任比例,并不具备强制执行力。《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若对方拒不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必须通过向法院起诉才能强制执行。
第一招: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赶紧去法院申请冻结对方车辆、房产或银行存款,很多耍赖车主看到财产被查封,第二天就主动联系赔偿了。第二招:找保险公司曲线救国。对方有交强险和商业险,可以直接起诉保险公司,现在法律规定可以直接把保险公司列为被告。第三招:找调解委员会当和事佬。各地都有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组织,这些免费调解机构说话比个人管用,很多车主碍于面子会当场签调解协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民法典》第1165条,电动车突然冲出导致事故时,责任判定遵循过错责任原则。若电动车存在闯红灯、逆行、突然变道等违法行为,驾驶人需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若机动车存在超速、未礼让或分心驾驶等情况,则需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若电动车被认定为超标车型(时速>25km/h且无脚踏装置),被划为机动车范畴,责任认定规则将完全改变。
早高峰的十字路口,外卖骑手小王为抢时间,从右侧绿化带突然窜出,与正常行驶的私家车发生碰撞。交警调取监控发现:电动车时速达到32km/h且加装电池,属于超标车辆。最终判定小王承担70%责任,私家车因未及时刹车承担30%。这个案例揭示:
看到电动车撞人的新闻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骑车的肯定要赔钱。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遵循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电动车撞人不一定全责,关键看双方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行人突然闯红灯被正常行驶的电动车撞到,交警判定行人负主要责任。杭州就发生过行人横穿马路被电动车撞伤,最终法院判决行人承担70%责任的案例。
去年我朋友老张就遇到过糟心事:他骑电动车等红灯时,一个大爷边走边看手机撞了上来,结果大爷手骨折了。交警调取监控后发现,老张的电动车完全停在停止线内,最终判定大爷全责。这个案例说明,电动车是否担责要看三个关键要素:
遇到交警现场判定全责并要求报保险时,要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交警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配合处理。对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3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核,但现场必须服从交警指挥。报保险不仅是履行保险合同的义务,更是避免因拖延导致保险公司拒赔的必要操作。
第一步:保持冷静,别和交警硬刚
就算心里不服,也别在现场和交警争论。法律规定,阻碍执法面临治安处罚。正确做法是签字后拿好事故认定书,后续再走申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