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把人撞了应该怎么处理赔偿
当电动车撞到行人时,处理流程和汽车事故有本质区别。《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时速≤25km/h且车重≤55kg),若超标则被认定为机动车。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保护现场,最关键的是要确定事故责任比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实际损失,若构成伤残还需支付伤残赔偿金。特别:电动车主若被认定全责且无保险,要自掏腰包赔偿数万到数十万元。
被撞后千万别慌!7步走通赔偿全流程
第一步:马上开启手机录像,记录伤者状态、车辆位置、路面状况。去年杭州有个案例,骑手拍下对方闯红灯的视频,成功免责。
第二步:拨打122和120别犹豫。有个真实教训:外卖小哥扶伤者去医院,结果被反咬逃逸,幸亏医院监控还了清白。
第三步:等交警别挪车。去年北京朝阳区的事故,当事人移动电动车导致责任无法认定,最终被判全责。
第四步:3个工作日内拿责任认定书。重点看责任划分比例,常见的有全责、主次责、同等责三种情况。
第五步:医疗费垫付有讲究。法律没规定必须垫付,但可以申请保险公司垫付1.8万交强险。有个聪明做法:垫付时让家属打收条,注明是借款而非赔偿金。
第六步:赔偿清单要算清楚。除了医药费,像30天100元/天的营养费、实际误工损失都要列明。去年上海案例中,白领小姐姐成功索赔了2.3万绩效奖金损失。
第七步:签协议要防坑。务必写明本次事故一次性了结,见过太多私下和解后又被起诉的案例。最好在交警队签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电动车没保险真要赔几十万?
确实!苏州法院判例,超标电动车撞残老人被判赔87万。但分两种情况:被认定为非机动车,按过错比例赔偿;被鉴定为机动车,则按机动车标准赔偿,这时没买保险就惨了。
问题2:私下签协议管用吗?
要看怎么写。必须包含6要素:当事人信息、事故经过、赔偿金额、支付方式、责任免除条款、违约责任。去年有案例因协议漏写后续不再追责,被二次索赔成功。
问题3:对方狮子大开口怎么办?
记住三不原则:不私了、不争吵、不承诺。要求对方提供正规发票和证明,月入2万要拿出银行流水和纳税证明。遇到碰瓷的立即报警,现在交警队都有专业反诈小组。
问题4:医保能报销部分费用吗?
千万别!用医保报销会被认定骗保。正确做法:所有医疗费单独结算保存票据,纳入事故赔偿总额计算。有个案例伤者用医保报销3万,结果赔偿金被扣减,还面临行政处罚。
问题5:电动车被扣多久能取回?
一般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检验鉴定最长期限不得超30天。有个实用技巧:提交车辆价值相当的担保金,可以提前取车。但超标电动车被没收,买车时千万要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