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与电动车相撞责任认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结合违法行为与事故因果关系。当两辆电动车相撞时,要确认车辆属性:时速≤25km/h且整车质量≤55kg的属于非机动车,超标车辆则被认定为机动车。司法实践中常见三种责任划分方式:全责(一方完全违法)、主次责(双方过错程度不同)和平责(双方过错相当)。关键证据包括行车记录仪、监控视频、现场痕迹和目击证人证言。
马路上小电驴相撞的责任密码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真实案例:外卖小哥和买菜大妈在十字路口相撞,认定小哥承担70%责任。为啥?因为他不仅超速行驶,还在黄灯闪烁时加速通过。而大妈虽然属于正常直行,但未观察路口情况也要担责30%。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电动车事故绝不是谁受伤重谁有理这么简单。
路口相遇最常见三种撞法:1.闯红灯撞正常行驶的,闯灯方全责;2.双方都闯灯的,各打五十大板;3.转弯不让直行的,转弯车负主要责任。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城市启用非机动车道抓拍系统,事故后交警会调取这些电子证据。
这5种特殊情形最容易扯皮
第一种是鬼探头事故:从岔路突然冲出的电动车,主路车辆超速行驶,也要承担部分责任。第二种是夜间无灯事故:没开车灯的电动车就像隐形战车,被撞也要自担部分风险。第三种是载物超宽引发的事故,去年就有因为后座绑床垫刮倒他人的全责案例。
最麻烦的是碰瓷情形:某地曾出现专业碰瓷团伙,专挑变道时假装被撞。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即报警,保留行车记录,现在新式电动车基本都带紧急录像功能。另外提醒:事故后千万别说私了,有些职业碰瓷者就等着这句话。
事故处理必备三步急救包
第一步:保护现场。划重点!就算只是轻微剐蹭也要先拍照,至少拍5张:两车位置、接触点、刹车痕、周边环境、车辆损伤特写。第二步:及时报警。别信电动车不用报警的谣言,122接警后15分钟内必到现场。第三步:医疗处理。就算当时没事也要去医院检查,曾有案例表面没事三天后查出颅内出血。
赔偿清单要记清:除了修车费,还包括误工费(需单位证明)、医疗费(保留所有票据)、营养费(按30-50元/天计算)。协商不成,记得在事故认定书出具后3日内申请复核。现在很多城市开通了线上复核通道,不用再跑交警队。
电动车相撞必知的3个灵魂拷问
问题1:双方都没录像怎么定责?
答:交警会采用痕迹鉴定+模拟实验。通过车辆损坏位置判断碰撞角度,结合路面刹车痕计算车速。去年杭州有个典型案例,通过前轮轴承磨损程度还原了真实车速。
问题2:私下签的赔偿协议有效吗?
答: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要三点:1.必须写明本次事故一次性了结;2.赔偿金额不能显失公平;3.最好有第三方见证。建议使用交警大队的标准调解协议书。
问题3:对方耍赖不赔怎么办?
答:三步走:1.申请交警调解(免费);2.调解不成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3.起诉时可主张修车费、贬值损失等。现在诉讼费最低50元,小额诉讼还能线上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