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撞到行人是全责吗
电瓶车撞到行人未必全是电瓶车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时,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犯错谁担责,行人闯红灯被撞、电瓶车逆行撞人等典型场景,责任划分完全不同。交警会监控视频、现场痕迹、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判定责任比例,千万别被铁包肉撞肉包铁就得全赔的传言误导!
电瓶车事故责任认定的三大真相
第一真相:看路权归属最关键。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行人低头玩手机横穿封闭快速路,被正常行驶的电瓶车撞伤。最终交警认定行人负主责,电瓶车因超速担次责。第二真相:设备违规影响重大。要是你的电瓶车被鉴定为超标车(时速>25km/h或重量>55kg),直接会被认定为机动车性质,责任认定标准马上提高一个等级。第三真相:优者危险负担原则。就算行人有过错,法院也基于保护弱势群体的考虑,判电瓶车承担不超过10%的补偿责任。
5种常见情形责任划分指南
1. 人行道上撞人:电瓶车全责没商量!法律规定人行道行人优先。2. 绿灯时撞闯红灯行人:行人主责,但电瓶车要承担30%左右赔偿。3. 夜间无路灯路段:双方都被认定有过错,责任五五开常见。4. 小区内部道路:适用过错责任但赔偿比例会降低。5. 行人突然冲出马路:若电瓶车无违规,只需承担10%人道补偿。
事故现场必做的3件保命事
第一件事千万别逃逸!去年南京有个外卖小哥撞人后逃跑,本来次要责任变成全责还面临刑责。第二要立即打开手机录像,重点拍现场位置、车辆状态、对方受伤情况,记得把时间天气都录进去。第三就算私了也要签书面协议,有个大叔赔了2000块没留字据,结果三天后对方报警说肇事逃逸,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常见问题解答
行人闯红灯被撞谁负责?
这种情况行人负主要责任,但电瓶车要承担30%-40%赔偿。上海静安法院判例显示,行人闯红灯承担70%责任,电瓶车因超速担30%责任。关键看电瓶车是否有超速、逆行等违法行为。
电动车超速就全责吗?
不一定!超速会被认定存在过错,但要结合其他因素。深圳案例,电动车超速撞上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最终认定行人主责60%,电动车因超速担40%责任。但电动车严重超速(如达到35km/h),承担更高比例责任。
私下协商要什么?
一定要签书面协议并写明此事一次性解决,最好有第三方见证。去年有案例赔了8000元没签协议,结果伤者事后索赔10万,法院判赔7万。建议金额超过2000元还是报警处理,私了最多处理轻微擦伤。
责任认定书不服怎么办?
收到认定书3日内可申请复核,成功率约15%。重点要提供新证据,找到新目击证人、调取私人监控等。去年广州有人通过行车记录仪画面成功推翻原认定,把主责改为次责。
行人突然冲出如何举证?
立即寻找周边商铺监控、行车记录仪视频,记录在场证人联系方式。有个实用技巧:用手机拍摄现场全景视频,边走边解说我当时从这个方向正常行驶,行人突然从右侧绿化带冲出,这种第一视角证据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