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相撞,对方逆行,是全责吗

很多人在遇到非机动车相撞事故时,第一反应就是对方逆行肯定全责,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原则。虽然法律明确禁止逆行行为,但在实际事故责任认定中,交警部门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各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综合判定责任。

逆行方要承担主要责任,但若被撞方存在超速、分心驾驶(如看手机)等违法行为,也需要承担次要责任。杭州一起案例中,电动车逆行与另一辆超速行驶的电动车相撞,最终判定逆行方承担70%责任,超速方承担30%责任。

非机动车相撞,对方逆行,是全责吗

遇到逆行事故千万别慌!正确处理指南

去年我亲眼目睹小区门口两辆电动车相撞,逆行的大叔理直气壮喊着我受伤了你要负责,结果交警来了调监控发现他不仅逆行还没开车灯,反而要赔对方修车钱。这事告诉我们三个处理要点:

第一要立即保护现场,别急着挪车(除非妨碍交通),马上用手机拍下全景照片,重点拍对方逆行方向、车辆位置、地面划痕。有行车记录仪的要保存好视频,现在很多电动车都装了这个神器。

第二要主动找证人,特别是早晚高峰时,围观的外卖小哥、晨练大爷都是活证据。去年朋友事故就是靠路人拍的抖音视频成功定责,比监控还清楚。

记得要报警备案,有些小擦碰当事人觉得私了方便,结果第二天对方反咬一口说不清。有个真实案例是私了后对方拿着医院检查单索赔,因为没有事故认定书,多赔了3000块。

赔偿谈判的三大实战技巧

谈赔偿时记住先定损后谈钱,千万别对方开口要5000就转账。上个月处理过的一个案例,电动车外壳破损看着严重,其实去修车店300块就能换新,但事主当场赔了2000块吃了大亏。

医药费赔偿要留凭证,遇到过装头疼的演技派,非要住院观察。这时候要跟着去医院,保留所有缴费单据。修车费最好去双方都认可的维修点,现在很多品牌电动车都有官方售后,报价更靠谱。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误工费证明,需要对方提供单位盖章的收入证明和请假条。之前有案例索赔误工费8000块,结果发现当事人是退休人员,1分钱都没赔。

常见问题答疑

1. 对方逆行但受伤更重,我要赔医药费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赔偿先由交强险赔付(有保险),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承担。就算对方主责,交强险范围内仍需赔偿医疗费,但超过部分按责任划分。曾有个案例伤者治疗费3万,主责方最终只需承担30%即9000元。

2. 我自己也有轻微违规会影响定责吗?

会的!边骑车边打电话、后座带成人等行为都被认定为过错因素。上海有个典型案例,逆行方负主要责任,但另一方因违规载人被判定承担20%责任,赔偿金额直接少了4000多块。

3. 对方逆行但说我超速怎么证明?

这时候行车记录仪就是救命稻草,新型电动车很多自带速度显示功能。没有的话可以申请鉴定车辆速度,通过监控视频测算或找专业机构鉴定碰撞痕迹。去年苏州一起事故就是通过刹车痕长度计算出实际车速,成功推翻超速指控。

4. 没有监控的路口怎么认定逆行?

交警会综合多种证据:查看车辆碰撞部位是否符合逆行特征、寻找目击证人、核对当事人陈述逻辑性。有个聪明的车主,事故发生后立即用手机录下对方承认逆行的对话,这个录音成了关键证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