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电瓶车撞到老人后遇到敲诈勒索怎么处理?

请问电瓶车撞到老人后遇到敲诈勒索怎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报警。若对方存在夸大伤情、索要天价赔偿等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刑法》第274条)。建议立即报警并全程录音录像,切勿因害怕责任而私下转账,司法实践中曾有案例显示,私下支付"封口费"反而会被认定为自愿赔偿。

遇到事故被讹诈的三大自救指南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真实案例:外卖小哥撞倒老人后被索要10万元"营养费",小哥坚持报警并调取路边商铺监控,最终证实老人存在碰瓷行为。记住这三个关键动作:

1. 黄金5分钟取证
立即用手机拍摄现场全景(包含道路标线)、车辆接触部位、老人伤情及随身物品。特别记录对方最初的活动状态,曾有案例因伤者能自行起身却谎称骨折而败诉。

2. 报警话术有讲究
接通122后明确说:"我在XX路发生交通事故,对方疑似受伤且有异常索赔行为,请求民警和救护车到场"。这样既履行了救助义务,又留下官方记录。

3. 保险公司的隐藏技能
即便电动车只有交强险,保险公司也有专业理赔员应对讹诈。某案例中理赔员通过伤情照片发现伤口新旧程度不符,成功识破骗局。

常见问题解答

Q1:对方拦着不让走要马上赔钱怎么办?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只有交警有权认定事故责任。可明确告知:"我依法报警处理,您的要求我会通过保险公司解决"。若遇肢体阻拦,立即拨打110报案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Q2:老人家属威胁要起诉怎么办?

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需要医疗鉴定、责任认定书等全套证据。某地法院曾判决驳回原告20万索赔,因其无法提供正规医疗票据。保留好修车发票、现场照片等反证尤为重要。

Q3:已经私下赔钱能要回来吗?

新修订的《民法典》第985条规定,受欺诈支付的款项可追回。但需提供转账记录、录音等证据。建议转账时备注"交通事故暂付款"而非"赔偿金",南宁已有成功追回8万元的判例。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