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骑车被撞怎么分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人行道本是为行人设计的通行区域。自行车、电动车骑行通过人行道时,若发生碰撞事故,责任划分主要看三点:谁有路权优先权、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是否尽到安全义务。行人原则上享有优先权,骑车人需主动避让。但行人突然冲出或存在重大过错,也承担部分责任。

人行道不是赛道!这些情况最容易出事

去年在杭州某小区,外卖小哥在人行道骑车时撞倒买菜老人,交警调监控发现:小哥不仅超速还低头看手机,老人则提着菜篮突然横穿。最终判定小哥主责赔偿70%,老人次责自担30%。这告诉我们:骑车人违规要担主责,行人有过错会减责

更典型的案例是家长带娃骑平衡车:上海发生过5岁儿童骑电动平衡车撞倒孕妇的事故。由于平衡车属滑行工具禁止上路,家长被判全责赔偿医药费+精神损失费。这类玩具车上路,出事了基本全责跑不掉。

救命知识点!这些情况你必须知道

1. 人行道骑车被汽车撞:骑车人规范通行,司机转弯未观察要负全责;但若骑车人逆行或超速,承担30%-50%责任。

2. 撞到突然冲出的小孩:即使行人突然出现,骑车人未尽观察义务仍需担责。曾有案例小孩从路边车辆间窜出,法院仍判骑车人承担40%责任。

人行道骑车被撞怎么分责任

3. 夜间无照明路段事故:双方都被认定存在过错。建议骑车人安装车灯,行人穿反光衣,否则出了事就是责任五五开。

灵魂拷问:这些情况到底谁赔钱?

问题1:我骑车在人行道被逆行的电动车撞了,谁负责?

答:对方全责!《道路交通安全法》35条,逆向行驶属于严重违规。但你也存在超速或分心驾驶,承担次要责任。

问题2:行人低头玩手机被我撞伤,我要赔多少?

答:是主次责任划分。曾有判例行人获赔60%,骑车人承担40%。要看碰撞位置是否在人行横道、双方反应时间等证据。

问题3:汽车借道人行道时撞到我,司机不认账怎么办?

答:立即报警并保存行车记录仪视频。道交法第47条,机动车借道通行必须让行,这种情况司机至少承担主要责任。

保命指南:记住这3招不吃亏

1. 减速到步行速度:建议车速不超过10km/h,随时能用脚刹停
2. 预判鬼探头:经过停靠车辆、绿化带时提前按铃减速
3. 安装警示设备:夜间反光贴+车头灯成本不到50元,关键时能免责

出事后的正确姿势

立即做四件事:手机拍全景视频(含地面标线)、打122报警、联系保险公司、送医保留病历。千万别私了!曾有案例表面擦伤实际骨折,私了后反被索赔12万。

提醒: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允许骑行的非机动车在人行道需推行通过。虽然各地执行力度不同,但为安全起见,遇到密集人群时还是下车推行最稳妥。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