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是非机动车主次责任怎么分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程度分担责任。到交管部门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调取、证人证言等方式,综合判断双方在行驶路线、速度控制、避让义务等方面的过错比例。A电动车闯红灯撞上正常行驶的B自行车,A承担主要责任;若B存在超速情形,则判定A主责(70%)、B次责(30%)。
非机动车事故责任划分的5大关键因素
第一看路权归属:直行车比转弯车路权更高。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外卖小哥右转时未让直行大爷,监控显示小哥抢黄灯加速,最终被认定承担80%责任。
第二查违规行为:逆向行驶、违规载人、单手撑伞等行为都成为定责依据。曾有大学生骑共享单车逆行撞上违规安装遮阳棚的电动车,最终判定双方各担50%责任。
第三看应急措施:是否及时刹车、鸣笛示警很重要。上个月处理过一起事故,两辆电动车在窄路相遇,未减速的一方因未采取避让措施被加重10%责任。
第四算损害后果:伤残等级、车辆损失都会影响赔偿比例。特别!即使次责方受伤更重,责任比例也不会改变,但赔偿时可主张优者负担原则。
第五审特殊情形:雨雪天气要考量是否减速,夜间事故看灯光使用。去年大雪天两辆自行车相撞,没装反光板的车主多承担了20%责任。
处理非机动车事故的3步流程
第一步:保护现场别急着挪车!先用手机拍下刹车痕迹、车辆位置、散落物。去年有当事人因移动车辆导致责任无法认定,最终各担50%责任。
第二步:及时报警哪怕是小刮蹭也要报备,交警出具的<事故认定书>是索赔关键证据。特别提醒:24小时内补报案不被受理!
第三步:收集证据除了监控录像,记得留存医疗票据、误工证明。有个案例因伤者无法提供完税证明,误工费只能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常见纠纷处理指南
私了还是走保险?建议2000元以下损失可协商解决,但必须签书面协议。重要提示:私了后不能再报保险!上周有当事人私了后反悔,法院不予支持。
对方耍赖怎么办?可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去年成功处理过一起案例,通过扣押对方电动车促使赔偿到位。
赔偿谈不拢咋处理?记住三步走:先交警调解,再人民调解,法院诉讼。诉讼时效是1年,千万别错过!
5个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路口没有红绿灯发生碰撞怎么定责?
答:适用让右原则,即左侧车辆要让右侧车辆先行。朝阳区判决的典型案例中,未让行方被判定承担70%责任。
问题2:双方都逆行发生事故责任怎么算?
答:这种情况判定同等责任。但若一方还存在超速、载货超宽等情形,责任比例会相应调整。去年通州事故中,载货超宽方最终担责60%。
问题3:一方受伤较重会影响责任划分吗?
答:不会改变责任比例,但赔偿时可主张优者负担。海淀法院判例显示,汽车与电动车事故中,虽电动车全责,但法院判决汽车方承担不超过10%的补偿责任。
问题4:没有监控的路段如何定责?
答:交警会综合勘查刹车痕迹、车辆碰撞部位、证人证言等。建议立即报警并寻找目击者,去年丰台事故通过3位路人证言成功还原事实。
问题5:次要责任方需要赔多少钱?
答:按责任比例赔偿,计算公式:总损失×责任百分比。医疗费2万元,次责30%即赔6000元。精神损害赔偿一般不超总损失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