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逆行事故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原则。非机动车逆行属于典型违法行为,若引发交通事故,逆行方需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特别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中明确,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逆行导致的剐蹭、碰撞等事故中,逆行方要面临医疗费、车辆维修费甚至精神损害赔偿。

真实案例告诉你:逆行出事有多惨

去年杭州某路口,外卖骑手为抄近道逆向冲过斑马线,与正常行驶的电动车相撞。监控显示逆行方车速超25km/h(已超标新国标)。法院最终判决骑手承担90%责任,赔偿对方医疗费2.8万元+误工费1.2万元,自己还因肋骨骨折住院半个月。血淋淋的教训证明:逆行省下的1分钟,要赔上几个月的血汗钱。

事故现场必做3件事

第一件事先打开手机录像,围着事故现场转一圈拍全景,重点拍对方车辆倒地位置、刹车痕迹。第二件事立刻拨打122报警,就算对方说私了也要坚持走程序——去年上海就有案例,私了后伤者颅内出血反悔索赔20万。第三件事别随便挪车!等交警画完现场图再动,否则责任认定对你不利。

这5种情况逆行也得赔钱

有人以为只要自己逆行就活该全责,其实不一定!路口绿灯2秒抢行被逆行车撞,被判次责;再汽车违停占道逼你逆行,交警判机动车主责。最特殊的是遇到执行任务的救护车、消防车被迫逆行让道,只要提供行车记录仪证据就能免责。记住:责任划分要看双方过错程度,不是非黑即白。

非机动车逆行事故责任

保险理赔潜规则揭秘

90%的人不知道,电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居然能赔逆行!但有两个坑:一是必须购买包含非机动车责任的险种,二是赔偿额度不超过保额。去年北京案例,投保100万的三者险,逆行撞伤行人最终保险公司赔了82万。但酒驾、故意撞人等违法情况绝对拒赔,千万别动歪脑筋。

如何根治逆行乱象?

深圳交警去年在科技园试点闯逆行AI抓拍,一个月开出2300张罚单。更狠的是杭州某区搞逆向骑行体验课,违法者要当志愿者劝导2小时。个人建议:导航设置骑行模式自动规避单行道,通勤路线多留意禁止逆行标志,特别是学校、医院周边早晚高峰要特别小心。

常见问题答疑

非机动车逆行就一定是全责吗?

不一定!对方存在超速(电动自行车超25km/h)、酒驾、违规载货等情况,会减轻逆行方的责任。江苏高院典型案例中,逆行电动车与超速汽车相撞,最终判定双方各承担50%责任。

行人突然横穿马路被逆行车撞伤谁负责?

这种情况最复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行人处在斑马线上,逆行车最少要承担70%责任;若在非斑马线区域,按行人主要责任+逆行车次要责任划分。但赔偿时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逆行车至少要承担10%的兜底赔偿责任。

逆行事故对方狮子大开口怎么办?

千万别私了!立即要求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对于医疗费只垫付交强险范围内的1.8万元(死亡伤残18万,医疗费1.8万,财产损失2000元)。其余赔偿等治疗终结后,带着诊断证明、工资流水等证据到法院诉讼,法院会按照责任比例判决,避免被讹诈。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