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转让合同但未变更法人

很多老板签完股权转让合同后,总觉得「白纸黑字签了字就稳了」,结果拖着没去工商局变更法人登记。转让合同生效≠法人自动变更!《民法典》第502条,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人变更必须完成工商登记。合同能约束买卖双方,但对外效力以登记为准。公司欠债了,债权人照样可以找原法人追责,这时候拿着转让合同说「公司早卖给别人了」根本没用!

转让合同签了,法人没改会出什么幺蛾子?

老王去年把公司转给小李,合同签得明明白白,结果小李拖着没去改法人。半年后公司被供应商起诉,法院直接把老王银行卡冻结了。老王拿着转让合同去喊冤,法官一句话怼回来:「工商系统里你还是法人,这锅就得你背!」老王赔了20万,小李早就跑路找不着了…

有转让合同但未变更法人

这种狗血剧情每天都在上演。法人没变更最大的坑就是对外责任甩不干净。公司出事了,税务找你、债主找你、员工讨薪还找你。哪怕你早就不管公司了,只要工商登记没改,在法律眼里你就是「背锅侠」。

更魔幻的是,有些买家会拿着法人身份继续作妖。听说过有人卖了公司后,新老板用原法人名义贷款500万,等银行上门催债时原老板才傻眼。这时候想证明「公司早就不是我的」,光靠合同可不够!

必须收藏的4个保命指南

第一招:合同里加「紧箍咒」条款 白纸黑字写清楚:「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乙方必须完成法人变更登记。逾期未办理的,每日按转让款1%支付违约金」。不给对方拖延的机会!

第二招:工商局官网定时查 现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都能免费查,签完合同隔三差五就去搜自己名字。要是发现对方没按时变更,立马发律师函催办。

第三招:公章执照先扣押 签合就把公司公章、营业执照正本扣在手里,等对方办完法人变更再交接。见过太多买家拿着公章冒充法人签合同的案例了!

第四招:银行账户做手脚 转让前先把公司账户的网银U盾收了,或者要求银行变更预留印鉴。防止新老板用原法人名义乱转账,税务查账还是找到你头上。

老板们最常踩的5个坑

问题1:签了合同没改法人,原股东还要承担公司债务吗? 答:对外必须承担!法律只认工商登记信息。不过原股东赔钱后,可以凭转让合同向现股东追偿,但遇上老赖钱就打水漂了。

问题2:买家拖着不变更法人,能直接去工商局强行改吗? 答:想得美!变更需要新旧法人到场,或者有公证委托书。建议在合同里约定高额违约金,逼着对方配合办理。

问题3:个体户转让没改经营者,出事谁负责? 答:比公司更坑!个体户没有法人资格,经营者要对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哪怕店铺早转手了,只要营业执照没改,债主照样能找你赔房赔车。

问题4:公司转让后员工讨薪,该找新老板还是原法人? 答:员工可以直接起诉原法人!虽然《劳动合同法》说公司变更不影响劳动关系,但员工找谁要钱全看谁更好找。很多员工专挑「工商登记上的法人」起诉,因为一告一个准!

问题5:微信聊天说好转让公司,算有效合同吗? 答: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但光靠这个变更不了法人!必须签书面合同,并且办理工商登记。见过用微信转让公司结果对方不认账的,法院判合同无效的案例。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