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后果谁承担

复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后果谁承担

《民法典》169条,复代理行为后果原则上由被代理人直接承担——只要原代理人的转委托行为合法有效。但现实中存在三种甩锅情况:原代理人选任失职要赔钱、被代理人明确拒绝转委托时原代理人背锅、复代理人故意搞事情得自己坐牢。这个责任分配规则就像接力赛,关键看交接棒有没有违规。

为什么买个房还要懂复代理?真实案例拆解

去年老王委托中介小张卖房,小张转给实习生小李操作。结果小李把房价标低30万,买家秒付款后发现猫腻要索赔。法院判决:老王必须履行合同(被代理人担责)→中介公司赔偿老王损失(原代理人选人不当)→实习生被开除追责(复代理人重大过失)。这告诉我们:转委托就像开连锁店,总店要管好加盟商的质量。

企业采购中的复代理陷阱实录

某公司让采购经理老刘买设备,老刘转给亲戚开的贸易公司采购。结果买到山寨货损失80万。关键证据:1.公司明确说过不许转委托(微信记录)2.老刘亲戚没有进出口资质。结局:老刘个人赔50万,亲戚公司退佣金20万,企业自己吞下10万损失。血泪教训:转委托不是请客吃饭,得先看家长同不同意。

3种特殊场景责任划分指南

场景1:医院转诊算复代理吗?主任医师让实习生做手术出事——医院全责(职务行为)
场景2:抖音主播挂小黄车卖假货——主播和商家连带赔偿(视为共同代理人)
场景3:快递员私自转给外卖小哥送货——快递公司先赔偿再追责(表见代理)
记住这个万能公式:被代理人同意+原代理无过失+复代理合规=被代理人买单

常见问题Q&A

被代理人明确拒绝转委托,原代理人还转怎么办?

民法典169条第2款,这种情况原代理人要对复代理人的行为负全责。就像父母明确禁止孩子转借玩具,孩子偷偷借给同学弄坏了,得用自己的零花钱赔。

原代理人选了有资质的复代理,还要负责吗?

尽到审慎选择义务不担责,但《民法典》923条,知道复代理人要干坏事却不阻止,照样要连带赔偿。相当于介绍相亲时明知对方是渣男还不提醒。

复代理人超额完成任务算谁的?

关键看是否超出代理权限。委托买500斤大米却买了1000斤,被代理人可以拒绝多出的500斤,但被认定为默示接受。就像帮朋友代购时多买了三支口红,朋友被迫真香。

网络平台算不算复代理人?

目前司法实践多认定为居间方。但是美团专送这类直接管理骑手的,被认定为复代理关系。就像滴滴快车出事故,平台是否担责要看用工模式。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