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三方以后什么情况需要付违约金
最近收到好多小伙伴私信问签了三方协议后毁约到底要不要赔钱。作为经历过校招毒打的法律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讲讲这里面的门道。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主要是为了弥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在三方协议里会有任何一方违约需支付5000-10000元违约金的条款。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除了专项培训和服务期约定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所以这里就出现个法律bug:学生还没正式入职不算劳动者,这时候违约金条款是有效的。但等你正式签了劳动合同之后,企业要是再拿三方协议里的违约金说事儿,那就可以搬出劳动法刚到底了。
这些作死操作真的会让你赔钱
去年帮学妹处理过个典型案例:她秋招签了某大厂,春招又拿到国企offer,直接给HR发了个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邮件就溜了。结果对方公司法务部直接寄来律师函要求赔2万违约金,调解赔了8000了事。
常见要赔钱的骚操作包括:
1. 签完三方继续海投被更好的公司录取
2. 考研/考公上岸后放企业鸽子
3. 已经提前到岗实习又突然跑路
4. 签约时隐瞒已有offer被查出来
5. 签约后态度恶劣直接失联
这些神操作可以全身而退
我哥们去年就上演过教科书式操作:签完三方发现公司用外包岗位骗签,他直接收集邮件记录、岗位JD变化证据,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欺诈订立的合同可撤销,不仅成功解约还反向让公司赔了路费。
这些情况不用赔违约金:
• 企业擅自变更工作地点/岗位/薪资
• 签约时企业隐瞒重大经营问题
• 出现不可抗力(疫情封控/重大疾病)
• 企业超过约定时间未签劳动合同
• 协议本身违反法律规定(如要求五年服务期)
签了三方想反悔?记住这三步保命
第一步先翻出协议拍照存档,重点看违约条款有没有写赔偿标准。只写赔偿损失没写金额,恭喜你捡到宝了,这种情况法院也不会支持企业乱要价。
第二步联系对方HR走正规解约流程,千万别玩消失。有个学姐编了个家里安排出国的理由,不仅没赔钱还收到HR祝福,而隔壁班直接失联的被起诉了。
第三步一定要拿到书面解约函!很多同学以为微信说好就完事了,结果入职新公司时发现被挂在教育部违约名单上。去年就有个倒霉蛋被取消公务员录用资格。
灵魂拷问:这些骚操作到底要不要赔钱?
Q1:考上公务员要赔三方违约金吗?
看协议条款!写明了考公考研除外就不用赔。但要是协议没特别约定,建议带着录用通知找企业协商,大部分国企会网开一面,毕竟他们也怕得罪体制内单位。
Q2:企业毁约说要赔我钱,能信吗?
赶紧让财务打钱!最高法司法解释,企业违约不仅要赔协议约定的违约金,还要赔偿你重新找工作的合理支出。之前有案例企业赔了3个月工资+所有面试交通费。
Q3:违约金写的是月工资100倍合法吗?
直接打12333举报!法律规定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普通校招生岗位,法院只支持3000-8000元。遇到过某公司狮子大开口要5万,调解只付了2000。
Q4:签完三方不去实习算违约吗?
看协议是否约定实习条款。写着需提前实习,那你鸽了实习要赔钱。但要是没写这条,单纯不去实习不算违约。有个取巧办法:去实习三天说身体不适退出。
Q5:企业拖着不给解约函怎么办?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满30天可以直接发书面通知解除协议。依据是《民法典》563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去年用这招帮7个同学成功拿到解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