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欺诈需具备的要件
在法律上,欺诈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无论是网购被骗、合同纠纷还是投资陷阱,判断是否构成欺诈,必须满足四个核心要件:虚假陈述、故意欺骗、对方因欺诈陷入错误认识,以及遭受实际损失。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少一个都难让法院判对方欺诈成立。你吹牛说自己月入10万,但没人上当给你打钱,这就不算欺诈——毕竟没人受伤啊!
生活中的欺诈套路,你中招过吗?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某直播间卖黄金手链,主播大喊999足金!只要99元!,结果买家到手发现是镀铜的。这里就满足了欺诈要件:虚假宣传(材质造假) + 故意用低价诱导下单 + 消费者误以为真金购买 + 实际花了冤枉钱。妥妥的欺诈!
再某些理财课广告:跟着老师炒股,月赚30%稳赚不赔! 讲师明知是骗局还收学员高额学费,导致学员血本无归,这就构成欺诈。但对方只是吹牛说我去年赚翻了,但没收你钱,顶多算吹牛皮不犯法。
为什么故意这个要件特别重要?
法律上的欺诈可不是无心之过。菜市场大妈把普通苹果说成进口红富士,她自己也分不清品种,只是听批发商忽悠,这时候算重大误解而非欺诈。但她明知是假货还贴标签高价卖,那就是故意欺诈。所以法院判案时,会查聊天记录、交易习惯等证据,确认骗子是不是早有预谋。
常见问题:这些情况算不算欺诈?
问题1:商家夸大宣传,全网最低价算欺诈吗?
不一定!商品确实降价了,只是比其他平台便宜几毛钱,这种吹牛皮属于虚假宣传,但未必构成欺诈。除非能证明商家虚构原价(标价1000元划掉写现价500,其实原价就是500),或者故意隐瞒商品缺陷(卖翻新机当全新),才达到欺诈标准。
问题2:微商收钱后拉黑,但没签合同能告欺诈吗?
当然可以!哪怕只是微信聊天约定交易,只要你能证明:对方承诺发货(虚假陈述) + 收钱后直接跑路(故意) + 你付了款(损失),就能起诉欺诈。记得保存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甚至其他买家的证词,这些都是关键证据!
问题3:保健品吹嘘包治百病是不是欺诈?
大概率是!《广告法》,食品、保健品不能宣传疗效。商家声称产品能根治糖尿病抗癌,而实际上只是普通食品,这就触犯虚假广告和欺诈消费者。去年就有个案例,某品牌蜂胶膏被罚500万,就因为把成分吹成医疗神药。
问题4:被朋友骗钱,怎么证明他是故意的?
关键看两点:他有没有隐瞒关键事实,以及事后是否逃避责任。他说有个投资项目,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还伪造合同;或者你催他还钱时,他编造新谎言拖延。这类行为都能辅助证明故意欺骗。建议第一时间报警,并收集微信记录、银行流水、证人证言等证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