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规则
说到买卖交易中的定时炸弹,标的物风险负担规则绝对算得上头号选手。《民法典》604条,这个规则简单说就是:东西还没交到你手上就坏了,该谁倒霉?法律白纸黑字规定,风险跟着交付走!好比网上买个手机,快递小哥把包裹递到你手里那刻,手机就算被雷劈了都算你的。但要是包裹还在运输途中自燃了,卖家就得捏着鼻子认栽。
这个规则在生活里能玩出多少花样?
最近有个经典案例特别有意思:老王买了套红木家具,约定卖家老李送货上门。结果搬运工在小区门口手滑摔碎了茶几,俩人差点打起来。法院判老李全责,为啥?因为东西没完成交付!这个判例把现实交付的概念玩得明明白白——东西得实实在在地交到买家手上才算数。
现在直播带货这么火,风险转移规则更是天天上演。你在直播间秒杀的生鲜套餐,要是快递延误导致海鲜变质,平台和商家经常互相甩锅。这时候就要看物流信息:显示已签收,哪怕你根本没拆快递,这个损失也得自己扛。所以聪明人都会选有冷链保障的商家,收货时记得全程录像留证据。
五个灵魂拷问带你彻底搞懂规则
问题一:网购点击确认收货后东西才损坏,算谁的?
这种情况最让人抓狂!法律规定以实际交付为准,但现实是很多平台把确认收货等同于交付完成。建议剁手族们记住三点:1.大件商品务必当面验收 2.贵重物品拆箱全程录像 3.遇到系统自动确认收货的情况,立即联系卖家延长收货期。
问题二:买房过户期间房子被雷劈了怎么办?
二手房交易最怕这种天灾人祸。司法解释,房屋毁损风险在过户登记完成时才转移。也就是说,签完合同没办完手续期间,哪怕买家已经付了全款,房子被陨石砸了还是卖家的锅。所以精明买家都会在合同里加个风险转移条款,约定首付后风险就转移,毕竟谁也不想替别人的房子买保险。
问题三:定制商品做好后客户迟迟不提货,东西坏了谁负责?
这个简直是商家的噩梦!法律规定买方违约不提货时,风险自约定交付日起转移。定制婚纱做好后客户玩消失,只要商家能证明已通知取货,婚纱在店里被水泡了也算客户的。建议商家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明提货期限,保存好发货通知记录,最好收30%定金当护身符。
问题四:运输途中货物损坏找快递还是卖家?
这个要看出钱找的哪家物流。是卖家包邮,相当于卖家雇的快递小哥,风险到买家签收才转移。要是买家自己指定物流公司,货物出门概不负责。所以收快递时发现外包装破损,一定要当场开箱验货,拍视频留证,必要时直接拒收。
问题五:疫情期间货物被隔离导致变质,损失怎么算?
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不可抗力。还没完成交付,风险仍在卖家身上。但是生鲜类特殊商品,法院会让双方分摊损失。建议特殊时期做买卖,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明疫情特别条款,约定消杀期间仓储费分担方式,或者购买货物运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