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发生车祸,单位有责任吗

看到员工车祸的新闻,很多老板都会心头一紧:公司会不会被牵连赔钱?《民法典》第1191条和《工伤保险条例》,这事儿得情况分析。员工是在上下班路上非本人主责的车祸,或者开着公车办公事出事故,单位确实担责。但要是员工下班后撸串路上自己闯红灯被撞,那公司基本不用背锅。

员工发生车祸,单位有责任吗

这五种情况单位跑不了责任

第一种典型情况是上下班路上的通勤保护。去年杭州就有个案例,程序员小张下班骑共享单车被出租车撞飞,交警认定出租车全责。法院判公司按工伤赔偿,依据的就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但是自己酒驾、无证驾驶或者故意违章,那就算全勤打卡也白搭。

第二种常见的是公务用车出事。去年双十一期间,某快递公司员工开货车送货追尾,把前车撞成夹心饼干。这种情况《民法典》1191条,单位不仅要赔对方车辆损失,员工有重大过失,赔完钱还能向员工追偿。所以很多公司现在都给公车装GPS和行车记录仪,防的就是这手。

第三种容易踩雷的是单位组织活动。团建爬山出车祸,年会聚餐酒驾出事。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就栽在这上面,部门聚餐后员工醉驾撞树,法院认定聚餐是工作延伸,判公司承担20%责任。所以现在HR们组织活动都提前买保险,结束时还要挨个检查叫代驾。

老板们必看的避坑指南

聪明的公司会做三件事:给所有员工买足工伤保险,这是法定底线;公车必配商业全险,最好再加个雇主责任险;定期做交通安全培训,保留签到记录。某制造业公司就因为培训记录缺失,员工开叉车违规操作出事,多赔了三十多万。

遇到员工车祸千万别慌,先做四步排查:1.查是不是工作时间 2.看GPS轨迹是否偏离工作路线 3.调行车记录仪确认驾驶状态 4.核对交警责任认定书。去年深圳有家公司就是靠行车记录仪证明员工绕道接孩子,成功避免20万赔偿。

常见问题快问快答

下班顺路买菜出车祸算工伤吗?

关键看路线合理性。住在朝阳区却在海淀超市买菜,这种绕道不算。但要是小区门口菜市场顺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算合理路线的延伸,可以认定工伤。

单位班车出事谁负责?

分两种情况:是公司自营班车,适用《民法典》1191条,单位全责;要是外包的客运公司车辆,由运输公司承担,但单位没尽到审核义务的(用黑车),也要连带赔偿。去年郑州某工厂就因租用无资质大巴,事故后赔了双份。

出差期间自驾出车祸咋算?

把握三个要点:1.是否经单位批准自驾 2.事故发生时是否在执行公务 3.有没有私自改变行程。经批准的自驾出差期间正常办事出事故算工伤,但要是绕道旅游出车祸,单位可不背锅。

员工开自己车办公事出事谁赔?

这种情况最复杂。原则上单位要承担雇主责任,但要看:1.是否公司强制要求私车公用 2.有没有补贴油费 3.事故发生时是否在办理公务。建议公司给所有需要私车公用的员工购买随车责任险,某外企这样操作后,理赔纠纷直接降了70%。

车祸后员工长期请假怎么办?

医疗期按工作年限计算,最长24个月。区分工伤医疗期和普通病假,工伤期间工资照发,普通病假按70%发。建议完善考勤制度,定期要求提交医院证明,避免出现泡病假情况。有家公司用这个方法,把平均工伤休假时间从8个月压缩到5个月。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