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债权转让协议起诉后果
拿着假合同去打官司?这事儿可比你想象的严重多了!《刑法》第307条,伪造证据最高能蹲7年大牢。要是再掺和点诈骗情节,《刑法》第266条还能再送你十年套餐。法院可不是吃素的,去年山东就有个案子,原告拿着伪造的债权转让协议起诉,结果被当庭戳穿,直接转送公安机关立案,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一、假协议起诉的骚操作,都怎么样了?
前阵子听说个真事:张三欠李四50万,王五眼红这笔债权,自己PS了份转让协议跑去起诉张三。结果法官让三方当面对质,发现协议上的签字日期居然比打印机购买日期还早半年!这案子以王五被判伪造证据罪告终,不仅倒贴诉讼费,还吃了6个月牢饭。
现在法院查伪造协议有三板斧:先是笔迹鉴定这关就难倒一堆人,再查资金流水看钱到底转没转,还要传唤证人现场对质。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还启用了区块链存证系统,现在连协议上的修改时间都能精确到秒,想造假?门儿都没有!
二、这些作死操作你中招了吗?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人把协议日期写成2月30日,法官看到直接笑场。还有人为了模仿老板签字,特意报了个书法班,结果鉴定时发现用力过猛,比真迹还工整。更绝的是用十年前的老合同纸伪造新协议,结果纸张检测直接露馅。
律师朋友透露,现在法官看见债权转让协议就跟看见嫌疑犯似的,必查三点:转让对价付没付?通知债务人没?见证人在哪?去年北京朝阳法院有个案子,原告声称百万债权1块钱转让,法官当场就启动刑事移送程序——明显不符合交易常理啊!
三、摊上这事儿该怎么救命?
要是发现被人用假协议告了,赶紧做三件事:1.申请司法鉴定别犹豫,2.把原始合同找出来晒朋友圈(当然要打码),3.反手一个刑事报案教他做人。去年深圳龙岗区就有个机智的被告,当庭掏出手机里的签约视频,直接把原告送进派出所。
律师所主任跟我说,他们现在接伪造协议案件都要先签风险告知书——因为这类案子80%会转为刑事案件。有个当事人本来只想讨债,结果因为协议上的一个假公章,把自己从原告席送进了看守所。真是应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四、常见问题答疑
1. 伪造协议起诉一定会坐牢吗?
只要被查实,99%要负刑责!别信什么民事纠纷不涉刑的鬼话,去年最高法刚出司法解释,明确伪造重要证据可直接刑事立案。就跟考试作弊被逮一个道理,法院眼里揉不得沙子。
2. 怎么证明协议是伪造的?
三大法宝:鉴定墨迹时间、核对银行流水、传唤签约见证人。现在连微信聊天记录都能当证据,要是协议里提到的联系方式根本不存在,那基本一告一个准。
3. 被诬告了该怎么办?
立即申请证据保全!准备这些材料:原始债权凭证、资金往来记录、对方伪造证据的蛛丝马迹。记住,沉默就等于认输,去年有个案例,被告拖了三个月才反击,结果自己账户都被冻结了。
4. 造假协议会赔多少钱?
除了要退赔违法所得,还得承担对方律师费、鉴定费、误工费。浙江有个案子,原告造假被判赔38万,这还没算5万罚金。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5. 协议部分造假怎么算?
哪怕只改个数字也构成犯罪!就像往牛奶里掺三聚氰胺,整桶都不能要了。法院裁判规则是部分虚假,整体无效,去年郑州中院有个案例,就因为修改了还款日期,整个协议被认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