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做了公证可以撤回吗

房产交易完成公证手续后,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房子做了公证可以撤回吗?《公证法》第三十九条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已经办理的房产公证在特定条件下确实存在撤回性,但必须满足以下任一法定情形:1.公证程序严重违法(如公证员未核实身份)2.公证书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如处分他人财产)3.当事人被胁迫或重大误解签订协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单纯因为"后悔交易"或"价格卖低了"这类主观原因,法律并不支持撤回公证。

一、房产公证的"后悔药"到底怎么吃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王阿姨把房子公证给儿子后,发现儿子偷偷抵押房产赌博。这种情况下,王阿姨拿着报警记录和转账凭证,通过法院诉讼成功撤销了赠与公证。整个过程耗时8个月,需要准备的关键证据包括:欺诈行为的实质证据、公证书原件、身份关系证明等。

想撤回房产公证就像玩"法律俄罗斯方块":既要对准法定事由这个竖条,又要及时收集证据消除风险。建议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要开始收集微信聊天记录、银行流水、证人证言等关键证据,这些决定着案件成败。

二、这些情况最容易撤回成功

1. 遭遇"杀猪盘"式交易:去年广州中院判决的案例中,骗子冒充买家通过伪造证件办理公证,后经笔迹鉴定确认签名造假,公证书被判定无效。
2. 重大误解引发的公证:把商铺当成住宅购买,面积误差超过5%等关键信息错误。
3. 老年人被诱导公证:北京某案中,保姆持老人痴呆诊断证明,成功撤销了老人病重期间签订的公证协议。

房子做了公证可以撤回吗

特别提醒:公证时录像有"救命"作用。某案例中当事人主张被胁迫,但因公证处全程录像显示其神态自然,最终败诉。可见公证过程的影像记录成为重要证据。

三、这些公证想撤也撤不回

1. 已过户的买卖公证:就像李女士的教训,房子完成过户后再想以"价格过低"撤销,法院直接驳回。
2. 经公证的遗嘱变更:王老爷子先后立了三份公证遗嘱,一份直接把房子给保姆,前妻子女起诉也未能撤销。
3. 合法有效的委托公证:张先生出国前公证委托卖房,回国后反悔,但因受托人已与善意买家完成交易,公证无法撤回。

律师建议:签字前务必确认三件事:①公证员是否完整宣读告知书 ②协议内容是否与协商一致 ③是否理解法律后果。这三点直接影响后续能否主张权利。

四、补救措施比撤回更管用

当撤回公证难度较大时,不妨考虑曲线救国:
1. 签订补充协议:像深圳某案例,双方通过二次公证调整付款方式
2. 主张违约责任:针对违约方要求赔偿,北京某案获判房价差额赔偿130万
3. 物权确认之诉:在房子尚未过户时,确权诉讼比撤销公证更有效

某位客户就聪明地使用了"双保险"策略:在买卖公证后立即办理预告登记,当对方违约时既可选择继续履行,又能主张违约金,最终成功拿回房产并获赔50万。

常见问题解答

Q1:公证完房子赠与子女,现在关系恶化能撤回吗?

A:若已完成过户,原则上不能撤回。但存在两种例外:①受赠子女严重侵害赠与人(如虐待)②附加赡养条件但子女未履行。需要收集相关证据通过诉讼解决。

Q2:发现公证书日期造假怎么办?

A: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向公证处提出复查申请,期限是1年内。如证实日期造假,公证处应当撤销公证书。杭州某案例中当事人通过鉴定墨水成分成功维权。

Q3:夫妻单方处置共有房产的公证有效吗?

A:原则上无效,但买家符合善意取得条件时例外。建议发现后立即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成都某案妻子成功追回被丈夫单方出售的房产。

Q4:公证时被忽悠签了文件能撤回吗?

A:关键看能否证明"重大误解"。收集当时的宣传资料、证人证言等证据,珠海某投资者通过销售人员的微信语音成功撤销投资房公证。

Q5:公证费能退吗?

A:公证书被撤销的可以要求退还公证费,但需扣除实际工作成本。上海某案例中法院判决退还70%公证费,其余30%作为工本费不予退还。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