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起诉要在原告还是被告所在地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借条本质上属于借款合同法律关系,适用原告就被告的基本原则。但特别要的是,借款合同中约定了合同履行地且实际履行,或通过微信、银行转账等能证明实际履行地的,原告也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十八条更是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即为合同履行地。
借条起诉到底该去哪?看完这篇全明白
老王去年借给杭州的朋友30万,借条上啥都没写,现在对方玩失踪。老王住在北京朝阳区,听说起诉要去被告老家?那可要跨省折腾了!其实这事儿有转机,因为老王通过工商银行转账的,接收账户在杭州,那杭州就是合同履行地,完全可以在杭州本地起诉!
最近代理的一个案子特别典型:李女士在深圳签的借条,实际在东莞工厂发的现金。我们抓住出借行为发生地这个关键点,成功在东莞立案,省去了跑外省的麻烦。所以记住,转账记录、取款凭证都是重要证据!
去年有个客户更聪明,签借条时直接写上发生争议在出借方所在地解决。结果对方赖账,直接在本地法院就立上案了。所以建议大家签借条时多写一句话,能省去后面大把麻烦。
借条起诉常见问题答疑
1. 借条没写管辖地,只能在被告老家起诉吗?
不一定!只要能证明钱是在你所在地交付的,你的银行卡转账记录、本地ATM取款凭条,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规则,就可以在你所在地起诉。去年上海法院就有判例支持这种情况。
2. 被告搬家和身份证地址不一致怎么办?
先去派出所调取最新居住信息!被告在外地居住满1年,可以在经常居住地起诉。实在找不到人也不用慌,新规明确可以用公告送达,只是时间会多花2个月左右。
3. 借条是微信发的电子版,怎么确定管辖?
关键看资金交付地!是微信转账,你的实名认证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受理过类似案件,判决支持原告在当地起诉。
4. 能在两地法院起诉吗?
绝对不行!法律明确禁止重复诉讼。两个法院都有管辖权,先立案的法院审理。有个客户曾在两地交材料,结果被后立案的法院直接驳回,还白花了诉讼费。
5. 口头约定还款地有效吗?
必须要有证据!对方承认过月底到你公司还钱,有录音或聊天记录的话,公司所在地就能成为管辖依据。但空口无凭的话,法官很难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