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管辖权是在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民事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法律人常说的原告就被告原则。但就像所有法律规则都有例外条款,当遇到合同纠纷、侵权案件等特殊情形时,原告住所地法院也获得管辖权。这个看似简单的管辖规则,在可是藏着大学问。
这个原告就被告到底怎么玩?
想象一下张三在杭州被深圳公司欠款,按常规他得跑去深圳起诉。但要是合同里写着交货地杭州,他就可以直接在杭州法院立案。这就是合同履行地管辖的特殊规则。去年就有个网红主播在直播间买到假货,直接在自家门口法院起诉广东商家,依据的就是网购合同履行地的特殊管辖规定。
再说个真事儿,我有个朋友被外地网友造谣,他在自己所在地法院成功立案。因为侵权结果发生地视为侵权地,这属于侵权案件的特殊管辖情形。所以说,法律在保护原告方面还是留了后手的,关键得找对法律依据。
常见问题Q&A
问题一:网上买东西被骗去哪起诉?
现在可以偷着乐了!最新司法解释,网购纠纷既可以在被告地,也可以在买受人住所地起诉。去年双十一就有个典型案例,北京消费者直接在海淀法院起诉广州商家,法院以网络购物合同履行地为由受理了案件。
问题二:公司告员工必须去员工老家吗?
不一定哦!劳动合同纠纷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法院管辖。上海公司辞退河南籍员工,员工要起诉的话,按规定应该在上海打官司。不过要是公司在全国有分支机构,还有就近起诉的机会。
问题三:两地都有管辖权怎么选?
这时候原告就有选择权了!就像买高铁票选座位,哪个法院方便选哪个。但要有些法院会踢皮球,最好提前电话咨询。去年有个借贷纠纷案,原告符合被告住所地和合同签订地管辖条件,选了离家近的法院,省了上万差旅费。
问题四:选错法院会怎么样?
轻则被驳回起诉,重则耽误诉讼时效。不过现在法院间移送案件挺规范,只要不是故意乱起诉,一般都能妥善处理。有个房产纠纷案原告开始在北京起诉,后来发现属于专属管辖被移送天津,整个过程也就多花了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