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权的主体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行政机关是核心主体,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等政府部门;被授权组织如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权;受委托组织常见于城市管理执法中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这三类主体在行使处罚权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
原来这些单位都能开罚单?
最近朋友小王在夜市摆摊被城管罚了500元,他气呼呼地问我:城管不就是临时工吗?凭什么罚款?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像城管这样的综合执法部门,正是行政处罚权主体中的正规军。:
早上8点交警贴的违停罚单,是公安机关在行使职权;中午卫生监督所检查餐馆开的整改通知书,属于卫健部门执法;下午市监局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处罚决定书,更是典型的行政处罚。这些穿着不同制服的单位,都是法律盖过章的持证上岗执法者。
你绝对想不到的特殊处罚主体
去年某足球协会开出的一张终身禁赛罚单引发热议,这种行业组织的处罚权属于典型的法律授权。类似的情况还有:
• 证券交易所对违规券商的纪律处分
• 注册会计师协会对造假会计师的行业惩戒
• 高校依据学生管理规定作出的处分
这些组织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通过《证券法》《教育法》等特别法授权,同样具有特定领域的处罚权。就像足协那张罚单,虽然不能罚款,但禁赛处罚直接影响职业前途,力度不比罚款小。
委托执法的那些事儿
某小区物业最近在电梯里贴出告示:乱扔垃圾罚款200元,这其实是典型的违法处罚。真正的委托执法需要严格条件:
1. 必须有书面委托协议
2. 委托机关要向社会公告
3. 受委托组织不能转委托
4. 必须以委托机关名义执法
很多城市的共享单车管理,城管部门会委托给第三方公司进行车辆整理,但处罚决定必须由城管部门作出。物业公司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委托,贴的罚款告示自然没有法律效力。
常见问题解答
1. 村委会能罚款吗?
《行政处罚法》,村民委员会原则上没有行政处罚权。但遇到特殊情况,在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地区通过临时授权允许村委会实施必要管理措施。日常管理中,村委会更多的是通过村规民约进行约束,这类约束不能设定罚款等行政处罚。
2. 事业单位可以成为处罚主体吗?
要分情况看。普通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没有处罚权,但像劳动监察大队、卫生监督所等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法律授权可以执法。各地卫生监督所虽然是事业单位,但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有权进行行政处罚。
3. 企业保安有权罚款吗?
绝对没有!超市保安要求偷一罚十、物业公司收取违约管理费都属于违法行为。企业可以通过民事索赔追责,但不能直接实施行政处罚。曾经有超市对小偷罚款被告上法庭,最终被判返还罚款并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