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小车和电动车相撞责任划分

小车和电动车相撞责任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小车)与非机动车(电动车)发生事故时,原则上机动车需承担更高责任。但划分需结合事故现场勘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重点核查双方是否存在闯红灯、逆行、超速、违规变道等行为。若电动车经鉴定属于超标车型(时速>25km/h、重量>55kg等),被认定为机动车性质,责任判定将完全适用机动车事故规则。

真实事故场景中的责任怎么算?

去年杭州有个典型案例:外卖小哥骑电动车闯红灯被右转轿车撞飞。交警调取监控发现,虽然汽车转弯未礼让直行,但电动车闯红灯是主因。最终判电动车主责(70%),汽车次责(30%)。这个判决提醒我们:别以为弱势群体就有免死金牌!

超速撞上逆行车辆谁的责任

超速撞上逆行车辆谁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5条和第42条,超速驾驶与逆行都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在责任认定时,交管部门会采用过错责任原则进行综合判定:逆行车辆是事故主因,承担70%以上责任;若超速方存在明显加重损害后果的情形(如超速50%以上),也被认定30-50%责任。实践中存在双方都被认定主责的极端案例,超速120km/h撞上逆行的三轮车,最终各承担50%责任。

真实案例告诉你:责任划分的底层逻辑

成都某隧道事故中,李某以80km/h(限速60km/h)撞上逆行的王某。交警调取行车记录仪发现:王某提前200米开始逆行,李某在100米外已发现异常但未减速。最终认定王某主责(70%),李某次责(30%)。这个判决揭示三个关键点:1.违法行为出现的时间顺序 2.驾驶员反应是否合理 3.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强度。

开公司车发生事故谁负责

开公司车发生事故谁负责

《民法典》第1191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翻译成人话就是:员工开公司车办公事撞了人,公司必须背锅!但是员工故意飙车、酒驾搞出事故,公司在赔钱后有权向员工追偿。举个真实案例:北京某快递员送货途中追尾豪车,法院判决快递公司赔偿32万,但发现司机事发时在刷抖音,最终成功向员工追回10万元。

公司车出事的5种典型情况

第一种最常见的情况:送货路上剐蹭。去年深圳有个奶茶店店长开配送车撞了护栏,公司不仅赔了3万维修费,还因为车辆年检过期多赔了8千。第二种是公车私用惹大祸,下班后偷偷开公司车接孩子,结果撞伤路人。这种时候保险公司拒赔,公司要承担70%责任,员工自己也得掏腰包。

事故第三方责任人都包括哪些

事故第三方责任人都包括哪些

《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事故第三方责任人是指在事故中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个人或单位,核心包括四类主体:
1. 直接侵权人(如交通事故中的对方司机)
2. 公共场所管理者(如商场未清理湿滑地面)
3. 用人单位(员工职务行为致损时)
4. 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缺陷导致事故)
第三方责任认定遵循过错责任原则,需满足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四个要件。

不同场景下的第三方责任人图谱

对交通违章处理有异议的怎么处理

对交通违章处理有异议的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4条和《行政处罚法》第44条规定,当事人对交通违章处罚有异议时,有权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复核,或在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不仅赋予我们喊冤的权利,更设置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专业维权通道。记住:12123APP上的电子文书和交警开具的纸质罚单,在法律效力上完全等同。

被罚得莫名其妙?手把手教你翻盘攻略

上周老张收到闯红灯罚单,可那天他明明在家修水管!这种冤案每年超20万起,按这个流程操作成功率翻倍:

机动车撞电动车各一半责任怎么处理

机动车撞电动车各一半责任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事故,若双方均存在过错导致事故,需过错程度分担责任。当交警部门认定双方各承担50%责任时,处理流程分为三个关键步骤:是医疗费用垫付环节,机动车交强险需在限额内优先赔付电动车方的人身损害;是损失核算阶段,双方需提供完整的维修发票、误工证明等材料;是赔偿结算,超过交强险部分按照责任比例分摊。特别要的是,电动车的属性认定(是否属于机动车)影响最终赔偿比例。

事故现场处理全流程指南

老王上个月骑电动车被汽车剐蹭,交警判了各打五十大板。他当时就懵了:这医药费该找谁要?车子修了800块能全赔吗?其实这种情况处理起来有门道。记得要拿好事故认定书,这玩意儿就跟尚方宝剑似的,没它保险公司根本不理你。赶紧联系自己的保险公司,别觉得是对方责任就不好意思,交强险里有1.8万医疗费垫付额度,这时候不用白不用。

电动车酒驾撞了车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电动车酒驾撞了车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相关规定,电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三重后果。若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构成危险驾驶罪;造成重大伤亡的,升级为交通肇事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即使电动车被认定为非机动车,酒驾行为仍会加重事故责任比例。

一、酒驾骑电动车比想象中更危险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张某喝完半斤白酒骑电动自行车,把路边停着的宝马撞出30厘米凹痕。经检测他血液酒精浓度高达156mg/100ml,不仅要赔4.8万修车费,还被判了拘役2个月。交警说:很多人以为电动车不算酒驾,其实只要是交通工具,醉酒驾驶都构成犯罪。

轻微刮蹭不知情走了怎么处理

轻微刮蹭不知情走了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但现实中存在无感知剐蹭的特殊情况:在停车场挪车时后视镜轻微擦碰、雨天行车溅起石子划伤邻车等。从法律角度说,不知情不能完全免责,但可以通过监控视频、行车记录仪等证据证明自己非主观逃逸。若最终被认定为未察觉事故离开,一般只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会被判定为肇事逃逸。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上周朋友小李就遇到糟心事:早上着急上班时,停车场监控显示他的车尾轻轻蹭到隔壁奔驰,但小李完全没感觉直接开走了。3天后接到交警电话时整个人都懵了。这种情况建议分四步走:

别人的车撞我的车事故责任

别人的车撞我的车事故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交通事故责任主要看三个要素:谁违反交通规则、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简单来说就是:违规开车导致碰撞的人要负主要甚至全部责任。对方闯红灯撞你,逆行剐蹭你,或者突然变道引发追尾,这些情况基本就是对方全责。但要你也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超速等问题,需要承担次要责任。

被撞后必做的5件事,少做一件都吃大亏

第一反应千万别吵架!先打开双闪放三角警示牌,马上用手机拍下全景照片:要拍到两车位置、道路标线、刹车痕迹、周边参照物。去年有个案例,车主因为没拍清楚车道线,被认定各负50%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