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免费停车场车辆被刮停车场有责任吗

免费停车场车辆被刮停车场有责任吗

《民法典》第八百九十七条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免费停车场是否担责,关键在于是否构成无偿保管合同或安全保障义务。若停车场仅提供场地未实际控制车辆(如无人值守、无登记),则难以认定为保管合同,车主需自担风险。但若停车场存在明显管理漏洞(如监控损坏、未阻止外来人员破坏),则因未尽到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承担部分责任。法院判决倾向免费≠免责但责任较轻,车主需承担主要举证义务。

免费停车场刮蹭,责任到底怎么算?

老王把车停在商场免费停车场,取车时发现车门被刮出20厘米划痕。监控显示是其他车辆倒车碰撞所致,但肇事车已逃逸。这种情况下停车场要赔吗?

驾驶员开车造成车辆损坏怎么处理

驾驶员开车造成车辆损坏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驾驶员因过错导致车辆损坏时,要确认事故责任归属。若属于单方事故(如撞到隔离带),驾驶员需自行承担维修费用;若涉及第三方(如追尾他人车辆),则需按责任比例赔偿。保险理赔是关键环节,但若存在酒驾、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保险公司有权拒赔并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遇到车辆损坏别慌!分三步走保权益

第一步:现场保护与取证
事故发生后立即打开双闪,摆放三角警示牌。用手机多角度拍摄现场照片,记录碰撞痕迹、车牌号及周边环境。是剐蹭其他车辆,务必联系车主到场协商。

车主的责任和义务

车主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等法律规定,车主不仅是车辆的拥有者,更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直接责任人。法律明确要求车主必须履行车辆安全管理、合法使用、事故处理三大核心义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1条规定车辆必须定期检验,第22条禁止改装影响安全的部件,《民法典》第1208条则规定车主对车辆缺陷导致的事故承担连带责任。从你拿到车钥匙那一刻起,法律就给你戴上了三重紧箍咒——你的车必须合法合规、发生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任车辆成为马路杀手。

你以为有车就能随便开?这些坑千万别踩

电动车追尾机动车责任划分

电动车追尾机动车责任划分

每次看到电动车追尾汽车的新闻,总有人争论该怪谁。从法律角度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明确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这条规定同样适用于电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简单说,谁在后面谁就有义务保持安全距离。但现实中的责任划分可没这么简单,遇到前车突然变道、急刹、违规停车等情况,交警会现场证据综合判断,后车只需承担次要责任甚至无责。

这些追尾场景,责任五五开

场景一:外卖小哥骑电动车追尾违停轿车。小王急着送餐,撞上路边双黄线违停的私家车。这种情况看似后车全责,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违规停车方要承担30%-50%责任。去年杭州就有类似案例,法院判私家车主承担40%修车费。

车辆肇事车主责任

车辆肇事车主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车主责任认定主要看三个关键点:是否实际控制车辆、是否存在过错行为、是否存在管理疏忽。就算不是自己开车,要是把车借给没驾照的人,或者明知车辆有故障还放任使用,照样要承担连带责任。

真实案例告诉你车主有多容易背锅

去年杭州就出过这么个事:老张把车借给刚拿驾照的表弟,结果表弟酒驾撞了人。法院判老张承担30%责任,为啥?就因为他没查表弟的驾照状态。还有个更冤的案例,王女士把车停在斜坡没拉手刹,车子溜坡撞坏商铺,赔了5万多维修费。

机动车路口撞到电动车

机动车路口撞到电动车

路口右转撞上直行电动车,我明明减速了还要担全责?这是老王上周遇到的糟心事。《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转弯车辆必须让行直行车辆,就算电动车主存在超速或闯红灯行为,只要事故发生在机动车道内,机动车至少承担主要责任。而《民法典》第1208条更明确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机动车方需承担更高举证责任——车主需要自证清白,否则就面临赔偿压力。

路口事故频发的五大血泪教训

去年深圳某路口监控拍下惊险一幕:外卖骑手以40km/h速度抢黄灯,与右转SUV相撞后飞出5米远。交警调取记录发现,电动车改装电池导致超速,但机动车未完全停让仍需承担60%责任。这个案例揭示三个关键点:1.路口没有绝对无责方 2.车辆是否合规直接影响定责 3.行车记录仪成为救命证据。

我逆行对方自己刹车摔倒谁责任

我逆行对方自己刹车摔倒谁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5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逆行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使对方因急刹车摔倒,只要您的逆行行为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您大概率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但需看对方是否存在超速、未保持安全距离等过错,最终以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逆行事故责任认定的4个关键细节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外卖小哥逆行时,私家车司机急刹导致追尾后车。交警判定小哥承担70%责任,私家车因未保持车距担30%。这说明责任划分不是非黑即白,主要看这4点:

员工开公车事故责任承担

员工开公车事故责任承担

当员工开着单位公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受害者、员工、用人单位三方陷入踢皮球式扯皮。《民法典》第1191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责任划分其实有明确规则:员工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但若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赔偿后可以向员工追偿。

举个真实案例:某快递员送货途中闯红灯撞伤行人,法院判决快递公司全额赔偿12万元。后来公司发现该员工当天醉酒驾驶,成功通过诉讼追回5万元赔偿金。这说明单位不是永远当冤大头,关键要看员工是否存在严重过错。

汽车剐蹭别人后不知情怎么处理

汽车剐蹭别人后不知情怎么处理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停车处理构成肇事逃逸,即便当事人确实不知情。现实中法院判例显示,剐蹭痕迹明显(如后视镜刮掉漆、车身凹陷)却自称不知情,大概率会被认定存在过失责任。正确的做法是:发现剐蹭痕迹后立即联系交警备案,主动调取行车记录仪或周边监控核实情况,联系受损车主协商赔偿,这样既能避免被扣12分、罚款2000元的处罚,也不会留下案底。

亲身经历告诉你:剐蹭后装傻有多危险

去年朋友老王在商场停车时,右前轮蹭到旁边奥迪A4的保险杠。当时急着接孩子,加上雨天视线差,老王完全没察觉。三天后接到交警电话,对方通过监控锁定他的车牌,不仅被扣光12分,还倒贴8000元赔偿金。更惨的是保险公司以逃逸为由拒绝理赔,老王现在出门都只能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