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电瓶车走人行道被撞后有没有责任

电瓶车走人行道被撞后有没有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6条和57条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未设非机动车道的应靠车行道右侧行驶。电瓶车作为非机动车驶入人行道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若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需承担部分甚至全部责任。但责任划分还需结合碰撞双方行为综合判断,机动车是否存在超速、酒驾等过错,电瓶车是否主动冲撞等因素。

人行道上的隐形杀手:电瓶车事故责任全解析

每天早晚高峰,人行道上电瓶车与行人抢道的场面屡见不鲜。去年杭州某小区门口,一辆快递电瓶车在人行道上以20码速度行驶时撞倒老人,最终法院判决电瓶车承担70%责任。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借出去的车酒驾谁承担责任

借出去的车酒驾谁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借车人酒驾引发事故时,车主和驾驶人承担连带责任!车主明知对方饮酒仍出借车辆,或车辆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法院判定车主存在过错,需承担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民法典》第1209条明确规定,车主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需承担相应责任。

借车给朋友反被坑?真实案例告诉你风险

去年杭州发生过一起典型案例:小李把车借给刚喝完啤酒的发小,结果对方醉驾撞伤路人。法院最终判决驾驶人承担80%责任,而小李因为没检查朋友是否饮酒,被判承担20%赔偿金12万元。这告诉我们:

电动车对方逆行我正常行驶有责任吗

电动车对方逆行我正常行驶有责任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5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若对方电动车存在逆行行为,原则上应由逆行方承担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但实践中需结合情况判断:若正常行驶方存在超速、分心驾驶(如看手机)或未及时采取避让措施,被认定承担次要责任(不超过30%)。浙江某法院案例显示,电动车逆行与正常行驶轿车相撞,因轿车超速被认定承担20%责任。

遇到电动车逆行事故怎么办?

去年我朋友就遇到这么个事儿:他开车在单行道正常行驶,突然窜出个逆行的外卖电动车。虽然及时刹车,还是发生了剐蹭。交警到场后,外卖小哥咬定汽车应该让非机动车,调取行车记录仪才真相大白。

非机动车怎么过十字路口

非机动车怎么过十字路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应当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遇有停止信号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线以外;若路口未设置停止线,则需在路口外停车等候。而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并让优先通行的车辆和行人先行。法律明确要求非机动车横过机动车道时应当下车推行,尤其在有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的路段,必须从规定区域通过。违反这些规定面临警告或罚款(为20-50元),严重时甚至需承担事故责任。

非机动车过十字路口的实用指南

对方逃逸,交警说我全责

对方逃逸,交警说我全责

很多车主遇到对方肇事逃逸却被判全责时,第一反应都是凭什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有证据证明对方过错。现实中交警会现场痕迹、监控录像、行车记录仪等证据综合判断,因逃逸导致关键证据灭失,而现有证据显示你存在明显违法行为(压实线、闯红灯),就被判全责。

真实案例告诉你:逃逸≠对方全责

杭州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小王骑电动车闯红灯被轿车撞倒,轿车司机逃逸。交警调取监控后发现小王确实存在闯红灯行为,最终认定小王承担主要责任。逃逸司机虽然被另案处理,但事故责任划分并未改变。这个案例说明,交警判责遵循行为与后果因果关系原则,逃逸行为本身不会改变事故发生的过错比例。

事故责任划分哪几种

事故责任划分哪几种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及《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事故责任划分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这种划分直接影响着赔偿比例,主要责任方需承担60-90%的损失。即使是无责任,在机动车事故中仍承担不超过10%的人道主义赔偿,这是法律对弱势方的特殊保护。

事故责任背后的责任密码

想象一下早高峰的车流中,老王骑电动车闯红灯被汽车撞了。交警调取监控后认定老王承担主要责任,司机因超速担次要责任。这个结果让老王很不解:明明我被撞了,怎么还是我责任大?这就是典型的事故责任划分误区。

孩子追孩子跑受伤谁的责任

孩子追孩子跑受伤谁的责任

《民法典》第1188条和1199-1201条规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需承担侵权责任。是两个孩子追逐中一方受伤,关键要看三个因素:是否存在故意或危险行为、监护人是否尽到看护义务、事发场所管理者是否履行安全保障责任。8岁孩子在学校故意推倒同学,家长和学校都要赔偿;若是5岁幼儿在小区玩耍意外绊倒,物业未清理路面障碍物则需担责。

熊孩子疯跑背后的法律风险

去年杭州某小区就发生过典型案例:11岁的小明追着同学跑时撞倒散步的老人,最终法院判决小明父母赔偿6万元,物业因未设置禁止追逐警示牌承担20%责任。这种意外发生在家长以为孩子闹着玩没事的瞬间,等出了事才发现要赔几个月工资。

机动车中窜出撞到电动车谁的责任

机动车中窜出撞到电动车谁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机动车方需承担更高义务。若机动车突然从车道、停车位或路口窜出导致碰撞,除非能证明电动车存在闯红灯、超速等重大过错,否则大概率由机动车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法律的核心逻辑是:作为更大危险源的机动车,必须主动防范潜在风险。

真实事故中的责任划分

去年杭州某小区门口就发生过典型案例:一辆SUV突然从路边车位冲出,撞飞正常行驶的外卖电动车。交警调取行车记录仪发现,

肇事者全责怎么判刑

肇事者全责怎么判刑

《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事故中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时,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刑标准主要看事故后果:造成1人死亡或3人重伤且全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存在逃逸情节,刑期升至3-7年;若逃逸致人死亡,则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实际判决还会考虑赔偿态度、是否自首等因素,并非单纯按责任划分。

肇事者全责判刑的5个关键点

很多老铁觉得全责=必须坐牢,其实这事没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张三开车撞树导致副驾驶女友重伤(全责),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很判